欢迎来到湖南城市学院图书馆

知书格物,以文化人

联系我们

0737-6350926

hncu_tsg@163.com

请给我留言

请给我留言

请给我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党史教育专栏>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 学党史 铸初心 记使命 勇担当 之二
2021-03-31 11:10     (点击: )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背景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三、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四、中国共产党建党过程撷英

五、为何陈独秀和李大钊没出席党的一大?

六、中国共产党第一大代表简介

七、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一、建党背景

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做了榜样,随后马克思主义为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并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4、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5、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二、党的早期组织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

1920年10月,由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3人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为负责人。罗章龙、刘仁静、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缪伯英、范鸿劼、张太雷等先后加入,成员大多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骨干。

1920年底至1921年初,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张申府、周恩来、赵世炎、刘清扬等在法国巴黎也建立了由留学生中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张申府为负责人。

这些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名称不一,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叫“共产党支部”或“共产党小组”,它们的性质相同,都是组成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后来被通称为“共产主义小组”。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有组织、有计划地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发起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工人刊物,开展工人运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这样,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就基本具备了。

三、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因突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

7月底,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由李达夫人王会悟做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最后转登王会悟预订的游船,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在游船中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是: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会议。

四、建党过程撷英

1.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是李大钊。河北乐亭人。他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2.第一个提出“中国共产党”称谓的是蔡和森。湖南双峰县永丰镇人。1920年8月,蔡和森在给毛泽东信中提出,如果能在注重“无产阶级专政”和国际主义两点上达成共识,拟“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3.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译者是陈望道。浙江义乌人。1919年冬,受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委托,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经李汉俊校阅、陈独秀审定之后,于1920年8月第一次在上海出版。

4.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者是陈独秀。安徽怀宁人。1920年8月由陈独秀在上海建立。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阐明中国共产主义者关于创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的理想,提出消灭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废除旧的国家机器,消灭阶级的主张。

5.第一个中国在欧洲建立共产主义小组的是天津人刘清扬(女)、河北献县人张申府,他俩是周恩来入党介绍人。由张早府担任负责人。

6.湖南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以新民学会骨干为核心秘密组建于1920年11月。

五、为什么陈独秀和李大钊没有参加党的一大?

出席一大会议的代表共有13人。然而,作为党的主要创始人的陈独秀和李大钊都没有出席这次重要会议。这是为什么呢?

陈独秀因当时在广东政府任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政务缠身,不便离开。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兼大学预科校长,正在争取一笔款子修建校舍,他一走开款子的事就不好办了。于是,他在广州党员会上便提名由陈公博和包惠僧出席一大会议。陈独秀虽然没有参加会议,但他向大会提出关于组织与政策的4点书面意见,委托陈公博带到了大会。

李大钊当时除了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教授外,还兼北京国立大专院校教职员代表联席会议主席,主持着大学教授的讨薪工作,讨要政府拖欠教师的工资。所以也就没走开。这样,北京早期党组织就开会推举了张国焘和刘仁静去出席一大会议。

陈独秀                李大钊

六、第一大代表简介

(十三人加上国际共产代表二人共十五人)

 毛泽东

1.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之,后改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他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董必武

2.董必武(1886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1886年生,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

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副书记,中共重庆工委书记,中共中央财经部长,华北局书记,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建国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

1975年1月任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1975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何叔衡

3.何叔衡(1876年-1935年2月24日),字玉衡,号琥璜,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13年,何叔衡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讲习班与毛泽东、蔡和森等成为同学,志同道合,成为最好的朋友。在第一师范结业后,先后在长沙楚怡学校和第一师范附小任教,同时积极参加毛泽东、蔡和森等组织的革命活动。

1920年冬,何叔衡与毛泽东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8年6月,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

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

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时年59岁。

李达

4.李达(1890年10月2日-1966年8月24日),名庭芳,字永锡,号鹤鸣,湖南零陵岚角山镇(今属永州市)人。

主编《共产党》月刊。中共一大被选为宣传主任。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编审委员会主席。1923年脱党。

解放后,曾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中国哲学学会会长、中共八大代表、第一至三届人大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第一、二届政协委员等职。著有《社会学大纲》、《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主编《唯物辩证法大纲》等。

1966年8月24日,终年76岁。

李汉俊

5.李汉俊(1890~1927),原名李书诗,字人杰,号汉俊,潜江(今园林办事处袁桥居委会)人。

早年留学日本,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回国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上是与李大钊齐名的公认的两大功臣。

1922年,回武汉后组织学生、工人开展革命活动。

1923年1月30日,李汉俊带领爱国学生和林育南、陈潭秋、施洋、林祥谦等赴郑州参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并组织参加了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在汉 口举行的举世闻名的“二•七”大罢工,亦称“二•七惨案”,林祥谦等32名工人惨遭杀害,李汉俊也由此遭军阀通缉。

1927年12月17日,在武汉被武汉卫戍区司令胡宗铎以“赤色分子”的罪名逮捕,后遭杀害。时年37岁。

陈潭秋

6.陈潭秋(1896年1月-1943年9月27日),名澄,字云先,号潭秋,湖北黄冈县(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1920年和董必武、刘伯垂等7人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1921年创办湖北人民通讯社,任社长。一大后回武汉后先后任中共武汉地委、武昌地委、湖北地委主要负责人。

1923年2月发动与领导了武汉各工团学生组织支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斗争。事后遭通缉,转赴安源从事职工教育。

1924年秋潜回武汉,组建中共武汉地委并担负领导。1927年7月武汉政府反共,陈潭秋因身份暴露转赴江西任省委书记,秘密配合南昌起义。

翌年他调任顺直省委(北方局)任组织部长,后曾到中央组织部协助周恩来工作。

1939年6月,从莫斯科回国的陈潭秋被任命为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

1943年2月7日,陈潭秋被投入监狱,受尽各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9月27日,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被盛世才秘密杀害。

1943年9月27日在新疆遭杀害,壮烈牺牲于天山脚下。时年43岁。

王尽美

7.王尽美(1898年-1925年8月19日),原名王瑞俊,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党的创建和

早期革命活动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1920年,王尽美与邓恩铭等人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研究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1922年7月中下旬,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终日的奔波中,王尽美积劳成疾感染了肺结核病,他以带病之身,奔走于济南、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1925年8月19日王尽美病逝于青岛,时年27岁。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邓恩铭

8.邓恩铭(1901年1月-1931年4月5日),水族,贵州荔波人。祖籍广东梅州,中共一、二大代表,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

1920年11月,邓恩铭与王尽美等人组织成立了“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

1922年1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

1925年2月,发动青岛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7年4月,邓恩铭赴武汉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

1928年12月,由于叛徒出卖,邓恩铭在济南被捕入狱。1931年4月5日,邓恩铭和战友们被押到济南市纬八路刑场,慷慨就义,时年30岁。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张国焘

9.张国焘(1897-1979),字恺荫,又名特立,江西省萍乡县人(今萍乡市上栗县)。

1916年,张国焘进入北京大学读书,五四运动中表现积极。

1920年10月,创建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1932年进入鄂豫皖苏区,成为根据地事实上的领导者。

1935年4月放弃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6月懋功会师后,反对中央北上决定,10月率部南下川康,在卓木碉他宣布另立“中央”,1936年6月被迫取消。1937年3月在政治局扩大会议受到批判。1938年4月初,乘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投靠中国国民党;4月18日被开除党籍。不久加入军统从事反共特务活动,上演了一幕“中共创始人反对中共”的闹剧。

1974年著有长篇回忆录《我的回忆》。1979年逝世于加拿大多伦多。终年82岁。

刘仁静

10. 刘仁静(1902年-1987年8月5日),湖北应城人。字养初,又名亦宇、敬云。

1922年和邓中夏创办并主编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先驱》,同年9月去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继又出席了少共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

1923年在上海任团中央书记,主编《政治生活》。1926年去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参加托洛茨基派的活动。1929年8月回国组织托派“十月社”,因参加托派活动,被开除出党。曾任三青团宣传处科员,国民党第十战区战干四团教官等。1935年被国民党逮捕,1937年出狱。1948年发表反共文章《评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5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51年在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翻译了《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等著作,署名刘若水。195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讲授政治经济学。后于1966~1978年被关押。1986年底,任人民出版社特约翻译、国务院参事。

1987年8月5日因车祸离世,终年85岁。

陈公博

11.陈公博(1892年10月19日-1946年6月3日),广东南海(今广东广州)人,祖籍福建上杭 。生于1892年10月19日,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政治人物。

1922年脱党去美国留学,1925年回国后跻身国民党行列,以“左派”自诩,曾任国民党第二次全国大会中央执委。后演变为反蒋的改组派的代表人物,但不久又与蒋合流,是蒋的座上客。

1938年他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成为中国的第二号大汉奸。

1944年汪精卫死后,任伪国民政府代主席、军委会委员长、行政院长。

1946年6月3日,陈公博被执行枪决。探析陈公博一生变化多端的政治面貌和最终被钉上历史耻辱柱的命运,无不给世人以深刻的沉思和警示。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被陈公博写入他在美国读书的哥伦比亚大学硕士论文中,在附录里被美国的中国史教授韦慕庭意外发现。

周佛海

12.周佛海(1897年5月29日-1948年2月28日),湖南省沅陵县凉水井镇窝溪村人。

1917年初夏,周佛海去日本进入鹿儿岛第七高等学校学习,开始信仰共产主义。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成为唯一从境外赶回来的海外一大代表,并被选举为副总书记。1922年3月,考入东京京都帝国大学,此时周佛海动摇了信仰,逐渐与共产主义背道而驰。1924年9月,正式脱党并获准。周佛海一脱党,就走向了反共反人民的道路。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佛海成为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的主要策划者,暗中与日本侵略者勾结,进行谋求“和平”的勾当。1940年3月30日,任伪财政部长、伪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伪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伪中央储备银行总裁、伪警政部长、伪清乡委员会副委员长、伪物资统制审议委员会委员长等要职。

1946年9月16日,国民党当局派专机将周佛海由重庆押送来南京,羁押在宁海路23号军统局看守所。11月7日,国民党首都高等法院对周佛海作出判决:周佛海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处死刑,褫夺公权终身。后蒋介石下令将周的死刑减为无期徒刑。1948年2月28日,周佛海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结束了反复无常的罪恶的一生,时年51岁。

包惠僧

13.包惠僧(1894年-1979年7月2日),别名鲍一德、包生,号栖梧老人,湖北黄冈人。

1919年北京大学文学系肄业,同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加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在武昌组织共产党临时支部,任书记。

1921年7月,受陈独秀委派与陈公博代表广州区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至1923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长江支部主任,中共北京区委委员兼秘书,1923年任中共武汉区委委员长。

1924-1927国共合作后一直在国民党中任职。

1927年南昌起义后与中共脱离组织关系。

1936年至1948年,任国民党内政部参事、户政司司长、人口局局长等职。1948年后举家迁往澳门。

1949年11月从澳门回到北京。

1950年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同年12月毕业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研究员、参事。1957年4月起任国务院参事。

1979年7月2日病逝于北京。终年85岁。

国际共产代表简介(二人)

马林,原名亨德立克斯·斯内夫利特(1883年5月14日-1942年4月13日),荷兰共产主义者,印尼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出生于荷兰鹿特丹。

1907年,马林成为荷兰社民党首位市议员。在1911年的国际海员罢工中因厌倦两派的争吵,决定前往荷属东印度传播革命思想。

十月革命后,荷兰殖民当局担心马林激进的思想和在当地居民中的声望会引起革命,便强迫他离开印尼。回到荷兰后,马林继续致力于发动工人运动,与荷共领导发生分歧,逐渐被边缘化。

1920年,马林前往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二次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和民族殖民地问题委员会书记。列宁决定派遣其前往中国,帮助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建立自己的政党。

1921年6月3日,抵达上海。化名安德莱森,公开身份是记者。在中国期间,马林主持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其后的一些会议。

马林根据在爪哇的经验,认为目前只有几十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应与号称拥有几十万党员的国民党合作,才能推动民族运动并使自身获得大发展。1921年12月,孙中山在桂林数次会见马林。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进展。马林还在1923年6月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中共“三大”。

1927年,马林与荷兰共产党决裂,自组政党,并加入了托洛茨基组织的第四国际,期间一度被捕入狱。不久之后,马林及其政党又离开第四国际,转而同英国独立工党和西班牙马克思主义联合工人党结盟 。

1942年,马林纳粹德国抓获,4月13日被枪决。时年59岁。

马林

尼克尔斯基(1889年2月10日-1938年),出生于俄国后贝加尔省巴尔古津地区奇特坎村。

1921年6月,受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派遣,接替维经斯基在华工作,赴上海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筹备工作。到达中国上海后,与马林接上头,并很快与当时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达等人建立联系。同年,出席中共一大会议,并作了简短发言,介绍了在伊尔库茨克建立的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和刚刚成立的赤色职工国际的情况,建议中共重视工人运动 。

1927至1929年间,曾在国家联合政治局海参崴地区反间谍处工作。

1938年,被误判“间谍罪”而枪决。时年49岁。

1956年,被平反 。

尼克尔斯基

七、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思想演变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正如毛泽东所说: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从根本上改变了革命的面貌,引起了阶级关系的调整,农民革命的大力发动,使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表现出空前的彻底性。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策 划:莫连光

陈国民

雷四平

于应华

资料整理:梁 钢

图片来源:网 络

制 作:梁 钢

审 核:莫连光

图书馆党总支 宣

二O二一年三月三十一日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