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湖南城市学院图书馆

知书格物,以文化人

联系我们

0737-6350926

hncu_tsg@163.com

请给我留言

请给我留言

请给我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党史教育专栏>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 学党史 铸初心 记使命 勇担当

之八

中国共产党在1926年大事记

 

2021-04-14 09:18     (点击: )

 

1月1日,中国国民党于1926年是日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58人。

会议通过决议,继续执行孙中山遗嘱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会议谴责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活动,给西山会议几个顽固分子以开除、警告的纪律处分。

会议还通过由共产党人提出的联络世界各被压迫民族、开展工农运动等决议案。

大会选举产生36名中央执行委员,其中有李大钊、林伯渠、吴玉章、恽代英等7名共产党;候补执行委员24人,其中有毛泽东、邓颖超等7名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员会为此次大会发表宣言,指出大会的责任,“是要规定发展工农运动的计划,确定对于工农运动的正当态度及决定对于破坏工农运动的党员给予严厉的处罚”;希望大会“能使国民党在左派领导之下发展为一个群众的政党,能使广东的革命基础扩大到全国。”

1月15日,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的大连,由9名党员组成的中共大连特别支部成立了。

2月23日,国共两党发动民众讨伐吴佩孚。

3月7日,驻守天津大沽口的国民军发现奉系军舰在大沽炮台附近活动。国民军立即开炮将其击退,并于3月9日在大沽口敷设水雷,封锁港口,以阻止奉舰侵犯。

3月10日,英、法、日、美、意等12国驻华使馆开会,认为国民军封锁大沽口违反《辛丑条约》,要求北京政府撤除一切入京障碍。

3月12日国民军被迫宣布开放大沽口岸。可是当日下午,日本驱逐舰入大沽口,因未按事先与国民军约定的信号和时间联络,并跟随有另一驱逐舰。国民军鸣枪示警,令其停止,而日本军舰却开炮轰击大沽口。酿成“大沽口事件”。

3月14日,中共北方区委、中共北京地委和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联合召开“北京国民反日侵略直隶大会”,抗议日舰炮击大沽口。

3月16日,日、英、美等8国公使向北京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拆除大沽口国防工事,北京至出海口的交通不得发生任何障碍等。

3月17日,国共两党再次召开联席会议,针对最后通牒,一致通过:即日驳复通牒、不许日舰带奉舰入港、驱逐8国公使离京等决议。同时,会议决定请国民军改变作战目的,为废除不平等条约而战。

后国共两党代表开会准备分别向外交部、国务院请愿,遭到北京政府镇压,酿成“三一八"惨案。

3月18日,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执政府(段祺瑞当时不在执政府,亦未命令开枪)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李大钊、陈乔年均在斗争中负伤。

3月20日,蒋介石在广州制造“中山舰事件”,谎称共产党人指挥的中山舰要炮轰黄埔,共产党要暴动,借以宣布戒严,派兵逮捕和监视共产党人,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和苏联顾问办事处。

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为破坏国共合作,夺取革命领导权,蓄意打击和排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事件。对于这次事件有两种猜测。有人认为是蒋中正故意将中山舰调动又矢口否认以制造借口打击中国共产党。也有人认为这是和“西山会议”派关系密切的“孙文主义学会”成员欧阳格(欧阳钟的叔父)等故意向李之龙假传蒋中正的指令,两边离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

4月20日,全国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中共中央在致大会的信中指出,农民运动必须与全国的民族革命运动相结合。同时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非得到农民大众的参加也不会成功。信中特别强调,农民运动必须接受工人阶级的领导,必须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5月3日,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9月11日结业。这届农讲所由毛泽东任所长,高语罕任政治训练主任,肖楚女任教务主任,招收来自全国20个省区的300余名学员,为北伐战争中全国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准备了干部。

5月15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二届二中全会,通过整理党务案,限制中共在该党的活动。

5月,冯玉祥的国民军与直军、晋军开战。

5月20日,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锋奉命进入湖南,援助被直系军阀击败而拥护国民政府的唐生智,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6月5日叶挺独立团攻克湖南攸县,取得了北伐第一仗的辉煌胜利。

6月6日,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6月19日 整理党务案出台,国共联席会议成立

7月,为消灭各地军阀割据势力,统一全中国而进行的北伐战争爆发。

7月4日,国民党发表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7月7日,陈独秀发表《论国民政府之北伐》一文,错误地认为北伐时机尚不成熟。他的这种认识,受到党内批评,也受到国民党的攻击。

7月中下旬,大举北伐的国民革命军,接连攻占株洲、长沙等地。

8月28日,北伐军夺取汀泗桥。

8月30日,北伐军攻克贺胜桥。

9月17日,冯玉祥在绥远五原誓师,宣布将国民军改为国民革命军,全体将士集体加入国民党,参加北伐。

10月10日,北伐军拿下武昌。

10月23日,为配合北伐战争,上海工人举行第一次武装起义。10月24日失败。

为配合北伐战争,上海工人举行第一次武装起义。早在8月,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中共上海区委成立军事委员会。9月初,上海区委决定进行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并决定组织2000人的工人纠察队。10月11日,中共中央批准了上海区委准备起义的决定。暴动计划由中央制订,上海区委负责调查敌情和训练工人武装等工作。10月中旬,孙传芳在江西接连失败,孙的部下,浙江省长夏超同广州国民政府驻沪代表钮永建秘密协定,决定倒戈,反对孙传芳,归附国民政府,随即向上海进兵。上海只有驻军1000多人和警察2000人。中共江浙区委与钮永建合作,为配合夏超进攻上海,决定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由罗亦农、赵世炎担任起义总指挥。双方约定10月24日拂晓前开始行动。

10月17日,夏超率部进军嘉兴,遭到由北而南向杭州进军的孙传芳部的打击。10月22日夏超率残部向余杭退出。10月23日,孙军进入杭州,并派兵追击夏超,在余杭公路上夏超被打死。10月23日晚,仍按原定计划,各区工人纠察队先后进入岗位待命。钮永建知夏超兵败被杀,所以也不支持工人起义的行动。罗亦农、赵世炎等于23日半夜得知夏部失败消息时,由于时间紧迫,有些地区的工人纠察队未接到停止行动的通知,与警察发生冲突。

24日早晨停止了起义。工人领袖陶静轩、奚佐尧等10余人英勇牺牲,百余人被捕,第一次起义失败。

10月,冯玉祥率军攻西安。

11月8日。北伐军攻陷南昌,孙传芳主力被歼。

12月,北伐军攻占福建全境。

相关历史人物简介

林伯渠

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1960年5月29日),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湖南省常德安福(今临澧县)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曾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重要革命活动,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

林伯渠同志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并称"中共五老"。1960年林伯渠先生去世。

吴玉章

吴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吴玉章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讨袁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而成为跨世纪的革命老人,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称为“延安五老”。

吴玉章从参加同盟会到参加中国共产党,从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到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为社会进步、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党的事业奋斗一生。吴玉章是中共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十七年,桃李遍天下。兼任国务院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工会主席、中国自然科学普及协会主席等职。

邓颖超

邓颖超(1904年2月4日—1992年7月11日),周恩来夫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她是20世纪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妇女的骄傲,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深受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人。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孙中山原在香港学医,并成为西医医师。鸦片战争后,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孙中山早期受郑观应的改良思想影响,后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

宋庆龄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已故中国革命家及中华民

国国父孙中山的第二任妻子。

1927年11月1日,宋庆龄等成立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1938年6月14日,宋庆龄在香港发起成立保卫中国同盟。

1940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以表尊崇。故而根据传统习惯,宋庆龄女士亦被尊称为“国母”。

1981年5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

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宋庆龄在其北京寓所病逝,享年88岁。

 

蒋介石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生于清朝末年浙江省宁波府奉化县(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

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国民党政府总统等职务。

1927年9月28日,蒋介石东渡日本向宋美龄求婚。

1937年8月12日,蒋介石任海陆空军大元帅。

1949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

1975年逝世于台湾台北的住所士林官邸内。终年88岁。

宋美龄

宋美龄(1898年3月4日—2003年10月24日;另有报道说是1897年),海南文昌人,中国近现代政治家、外交家,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领导人,在1943年6月至1949年1月期间担任中华民国第一夫人。

宋美龄除了拥有杰出的英语功底外,还会说六国语言,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是相当可观,并且还写得一手好字。据说,宋美龄的钢琴也是演奏的相当不错的,所以宋美龄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是蒋介石的外交助手。

宋美龄与宋蔼龄、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澍。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背景,活跃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美龄晚年定居美国,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106岁。

宋美龄逝世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贾庆林给其亲属发唁电,对宋美龄女士逝世表示深切哀悼。贾庆林发表谈话说,宋美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知名人士,她曾致力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反对国家分裂,期盼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兴盛。

段祺瑞

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原名启瑞,字芝泉,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今安徽省合肥市)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

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严词拒绝。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

号称"六不总理",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

张作霖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

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史称皇姑屯事件,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逝世。终年53岁。

吴佩孚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 民国时期直系军阀首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

吴佩孚早年先后又到开平武备学堂、保定陆军速成军校学习,毕业后到北洋督练所参谋处任职。辛亥革命时,在曹锟手下任第三师师长。曹吴在北洋军阀时期结成军事集团,史称直系军阀。

1920年,吴、曹直系军阀与段祺瑞的皖系军阀之间爆发了直皖战争,曹吴得胜,入主北京。在京期间,吴佩孚主张召开国民大会,解决国内问题,遭到曹锟及其它军阀的反对,只得率师回顾洛阳。徐世昌任大总统时,任命吴佩孚为直鲁豫巡阅副使。

1922年,吴佩孚反对梁士诒内阁将胶济铁路的权益出卖给日本,反对直系通辑的皖系政客,导致了直奉大战。最后将张作霖的奉系赶到了关外。这场战争使吴佩孚名声大振,成了直系的首要人物。

1923年,曹锟当总统,吴佩孚升任直豫鲁巡阅使。但吴后来镇压工人运动,在北伐战争中失败逃到四川,后又回北平。 吴佩孚反日立场坚定、鲜明,九一八事变后,他多次参加反日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特务机关想选择吴为傀儡,建立全国性政权,被吴严词拒绝。1939年12月4日,吴佩孚病逝。吴佩孚维护民族大义,保持了晚节,被国民党政府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他还是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首位中国人,被《时代》杂志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

汪精卫

汪兆铭(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

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

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

1921年孙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汪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次年任总参议。

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沦为汉奸。

孙凤鸣1935年的刺杀行动,虽未使汪精卫当即丧命,但那颗未取出的子弹,最终还是导致了汪的死亡。前往日本就医的汪精卫,1944年11月10日在名古屋不治身亡。而中国的抗日战争,则在不到一年后取得胜利。

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 因“骨髓肿”病死。其夫人为陈璧君。

1945年8月16日,汪精卫政权宣布解散。

孙凤鸣

孙凤鸣(1905-1935),1905年出生于江苏铜山县一个贫苦农家,16岁随父闯关东。后结识南京学生运动领袖华克之,接受革命思想。

1934年,孙凤鸣提出了刺杀蒋介石的设想,并定于国民党六中全会之日行动。

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后,100多名国民党中央委员在会议厅前摄影,蒋介石未在现,汪精卫等排在第一。伪装成记者的孙凤鸣突然闪出,高呼“打倒卖国贼”,向汪精卫连开三枪,汪精卫中枪倒地,孙凤鸣被卫兵击伤,于11月2日凌晨逝世。时年30岁。

1987年,经党中央批示追认孙凤鸣为抗日爱国志士。

冯玉祥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县(今安徽巢湖市),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沧州市),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之称。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滦州起义。1921年7月后任陕西督军。

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并将所部改称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

1926年在直奉联军进攻下通电辞职。

1926年3月赴苏联考察,同年5月加入中国国民党。9月17日在绥远五原誓师,率领西北军出潼关参加北伐战争。

1930年3月与阎锡山组成讨蒋联军,中原大战失败后隐居山西汾阳峪,后隐居泰山。

1933年5月,在察哈尔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

1935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1948年1月1日被选为民革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主席。

1948年7月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因轮船失火遇难。

冯玉祥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系国民政府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银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三大抗战勋章获得者。

叶挺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洵,字希夷,中国广东惠阳秋长人,北伐名将,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新四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及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

他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

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后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明志。

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

高语罕

高语罕(1888-1948),原名高超,号世素,安徽省寿县正阳关人。早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就读。

1907年毕业回国,到安庆从事秘密反清活动。1908年参加熊成基领导的马炮营起义。

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安徽青年军秘书长,与陈独秀结识。

1920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出版《白话书信》五编,宣传社会主义思想。5月组织芜湖学社,创办《芜湖》半月刊。

1923年参与组织成立芜湖劳工会,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4月出席在武汉召开的国民党安徽省一大,被选为省党部执行委员。

1928年转去上海参加中共春野书店支部活动和指导太阳社文艺工作,思想和陈独秀靠拢。

1929年11月被开除共产党党籍。后到北平北京大学任教。

1932年冬陈独秀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高语罕逃到香港任教。

1939年5月随陈独秀定居四川江津,与陈独秀合译《大英百科全书》。

1942年5月陈独秀逝世,高语罕帮助料理后事。此后移住陈铭枢家中,撰写古体诗。

1948年因病逝世。终年60岁。

肖楚女

肖楚女(1893-1927)湖北省汉阳县人,中共党员。

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

192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创办重庆公学。

1923年6月担任《新蜀报》主笔,该报每天刊出的政论或社论,绝大多数出自他的手笔。同时,他经常给《向导》《中国青年》撰稿。他的文章,笔锋犀利,战斗性很强,不是“指责土酋军阀”,就是“痛骂贪官污吏”,连反动派所控制的报刊也不得不赞叹他的文章是“字夹风雷,声成金石”。

1924年8月肖楚女任中共中央驻四川特派员,领导重庆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四川的革命斗争。10月组织四川平民学社,并出版刊物《爝光》。

1925年6月戴季陶主义出笼后,专门写成《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书,批驳戴季陶对共产党的攻击和污蔑。他还撰文开展了对国家主义派的批判。

1926年1月后,肖楚女去广州先后在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务主任、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干事兼中国国民党政治讲习班教授、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第二届青年训育养成所讲师、妇女运动讲习所讲师、黄埔军校政治教官、黄埔军校国民党特别党部宣传委员会政治顾问等职。

1927年4月15日肖楚女在广州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4月22日在狱中被杀害,年仅34岁。

唐生智

唐生智(1890年10月12日-1970年4月6日),字孟潇,号曼德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历经中华民国建国到解放战争开始时期,并在国民党中担任不同的重要职务。

1912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进湖南陆军。1929年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第五路军总指挥。1931年5月宁粤对立期间任广州军事委员会兼军事参议院院长。1934年12月兼任国民训练总监部总监。1935年4月,被任命为陆军一级上将。

1937年临危受命,指挥南京保卫战,在12月11日接蒋介石命令发布撤退令,丢下部属脱逃,狼狈撤离到江北。 南京保卫战后,唐生智辞去一切职务,决定回东安老家办学。其宗旨是维护抗日统一战线,培养抗日救亡英才。

1949年参加湖南和平起义。此后他在湖南军、政机构任职到湖南省副省长等。

1970年4月6日,因肠癌于长沙逝世,终年79岁。

欧阳格

欧阳格(1895-1940),江西宜黄人,国民革命军海军将领,烟台海军学校毕业。1921年任广东海军豫章舰舰长,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护卫孙中山有功,升为舰队司令。后历任广东国民政府海军局代局长、电雷学校教育长、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等。抗战爆发时任江阴江防司令;1938年因马当要塞失守而被扣押,1940年被枪决。

李之龙

李之龙(1897年12月10日-1928年2月8日),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1913年参加湖口起义,1916年入烟台海军学校,192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2月第一次东征,同年10月被任命为海军局政治部主任;1926年升任代理海军局局长、海军局参谋厅长兼中山舰舰长,被授以中将军衔。

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将李之龙逮捕,"无罪释放"后被免职。

北伐战争期间担任宣传工作,大革命失败后,李之龙先后流亡广州、日本。

1928年2月6日,李之龙从日本经香港返回广州,当日即被逮捕,8日遇害于黄花岗。

孙传芳

孙传芳(1885年4月17日-1935年11月13日),字馨远,山东省泰安府泰安县(今山东省泰安市)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之后,直系军阀首领,与张作霖、吴佩孚并称为"北洋三大军阀",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恪威上将",人送外号"笑面虎",号称"东南王",是直系后期最具实力的大军阀。

孙传芳幼年孤苦,寄人篱下,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国赴日本留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宣统元年(1909年)回国后历任北洋陆军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军阀势力,同年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任五省联军总司令。期间拥兵数十万,积极进行军事改革,重用知识分子,裁减赋税,善待农人,江南五省人民生活安定。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组织兵力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主力军消耗殆尽一蹶不振。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隐居天津佛堂,果断拒绝冈村宁次邀请其做华北伪政府主席的无理要求,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具有一定的民族气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13日,孙传芳被施剑翘刺杀身亡。

赵世炎

赵世炎(1901年4月13日-1927年7月19日),字琴生,号国富,笔名施英,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15年赵世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念中学时曾参加过著名的"五四运动",是当时师大附中学生运动的组织者。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与周恩来等一起创建了中共旅欧支部。回国后,赵世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上海三次工人大罢工,成为当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1927年不幸被捕牺牲。

2009年,赵世炎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陶静轩

陶静轩(1890-1926),又名鑫元、静仙、经轩、景惠、时元,湖北江陵人,中国共产党。不久,继项英担任沪西工友俱乐部负责人。工人领袖。牺牲于上海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年仅36岁。

奚佐尧

奚佐尧(1897~1926)原名奚祖耀,字冠一,江苏省江阴县人,1897年出生于马镇北渚。中共早期军事干部,工人领袖。牺牲于上海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年仅29岁 。

策 划:莫连光

陈国民

雷四平

于应华

资料整理:梁 钢

图片来源:网 络

审 核:莫连光

图书馆党总支 宣

二O二一年四月十四日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