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百年历程,传精神力量
——在“书香城院”阅读推广活动2020年总结表彰大会
暨2021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袁志成
各位老师、同学们:
在20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此举行“书香城院”阅读推广活动2020年总结表彰大会暨2021年启动仪式,显得格外有意义。自2014年以来,在学校高度重视和图书馆的精心组织和二级学院大力支持下,学校已连续8年开展了精彩纷呈的“书香城院”阅读推广活动,全校师生阅读蔚然成风,掀起了经典名著的阅读热潮,促进了学校优秀校风和良好学风的形成。特别是去年2020年,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给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我校师生员工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多渠道多途径开展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和浓郁学风的形成是我校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更离不开以上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促进“书香城院”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付出努力的师生致以深深的感谢!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曾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书籍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学习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立业的必由之路。刘向曾打了一个比喻,形容读书的作用,很贴切。他说:“书犹药也,可以医愚。”中山大学的校训来自《礼记》,首言博学,再是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都说明了博学读书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1969年去延安当知青时,除了带了两箱书之外,啥都没有带。总书记在阴暗潮湿的窑洞,点着煤油灯,经常挑灯夜读。相比习总书记的读书环境,我们当代青年学生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在当前信息时代,如果仅仅停留在通过手机碎片化地浏览,不能沉下心来读书,就如杜甫所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 因此,给我们提出了怎样读好书这一时代命题。我想,万变不离其宗,不能读死书,鲁迅说,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成为书橱。我们读书要做到先广后深,先博后专。今年是一个特别之年,是建党百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目标承上启下之年,中央、省委、省教育厅相继倡议,发文对今年阅读推广工作做了重要部署。在此,我对今年我校的阅读推广及学风建设提几点希望:
一、着力培根铸魂,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
今年“书香城院”阅读推广活动的主题是:学史崇德,“读”领风骚。我们要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充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贯穿全年的阅读推广活动,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物的学习阅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以主题荐读、专题讲座和经典诵读等多种形式,将阅读推广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二、创新服务理念,形成专业精致的阅读推广方式
我们要立足学校“十四五”规划新起点,持续创新,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平台,延伸服务内容和手段,提升服务效能;拓宽思路,深入研究师生多元文化需求,有的放矢地策划组织阅读推广活动,提高图书馆专业服务能力;整合资源,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拓展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活动空间;推广资源,以文献资源宣传为重点,面向不同读者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领读者”的作用;移动阅读,丰富资源类型,多渠道开展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更好地满足全校师生阅读需求。
三、保持常态长效,进一步巩固积极向上的优良学风
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是学校优良学风创建的重要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前我校的学风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端正,刻苦认真,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学校从图书馆4月份统计情况来看,虽然日进馆4000多人次,但只有9583人入馆,仅占全校学生数的44.3%(最低学院为20.8%),而借阅人数只有2644人,仅占全校学生的12.2%(最低学院为2.5%),图书馆也尚有一些空余座位;图书馆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推广数字资源,但仍有一些学生不知道图书馆有哪些数字资源,更不用说利用数字资源。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说明有许多学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勤奋学习的动力,影响了学习质量的提高和良好校风的形成。今天,我们组织召开大会,就是希望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持续开展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读书活动,自觉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养成“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
老师们,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选择。希望大家多读向上之书、名篇佳作,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作为人生成长的主旋律,要把阅读获取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实践,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