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下午,暴雨初停的湖南城市学院图书馆南广场上,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红白相间的帐篷之上,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内掌声如潮,这是我校在深化校地融合进程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湖南城市学院图书馆正与益阳市图书馆签署校地合作协议。
“书香益阳”:馆校图书馆签署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合作协议
益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伟志,校长何振,副校长谭献良、徐姝出席了签约仪式。仪式由谭献良主持。

校地合作签约仪式

出席仪式领导:莫连光、徐姝、何振、谭献良、胡勇(顺序为左至右)
益阳市图书馆馆长胡勇介绍了“湖南城市学院图书馆与益阳市图书馆校地合作方案”。随后,我校图书馆馆长莫连光与胡勇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图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联合举办读书节、文化讲座等阅读推广活动。
徐姝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校地图书馆合作,正是深化校地融合、践行使命担当的重要举措,通过资源互通、平台共建、服务共享,为益阳市民、在校师生搭建一座知识共享的桥梁,为全民阅读推广、城市文化品质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陈伟志指出,两馆合作是益阳市探索建立区域文化资源共享机制、深化校地融合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益阳市在文化资源整合、服务效能提升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希望两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让学术成果惠及市民,让地方需求反哺科研,打造校地协同发展的典范,共同推动“书香校园”与“书香益阳”建设。

益阳市图书馆馆长胡勇发言

湖南城市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徐姝发言

益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陈伟志发言

仪式现场
随后,学校举行2025年“书香城院”阅读推广活动启动仪式。
“书香城院”:阅读推广活动启动仪式
莫连光总结了2024年“书香城院”阅读推广工作的亮点与成就,汇报了“2025年“书香城院”阅读推广活动方案”。2025年,学校将围绕“阅读见世界学习铸宏图”主题,计划开展诵读、竞赛、读书分享等形式多样的50余项活动,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未来将携手益阳市图书馆,打造“15分钟阅读圈”,助力
“书香益阳”建设,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
湖南城市学院图书馆直属党支部书记、馆长莫连光发言
徐姝宣读了2024年全省普通高校“一校一书”阅读推广活动中获省教育厅、省高校图工委及学校奖项的名单。参会领导对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发了奖状。

获得湖南省高校图工委奖项代表合影

获得湖南城市学院校级奖项代表合影

获奖学生代表合影
何振强调,广大师生始终要把阅读作为“最大的爱好”,把书籍作为“最好的营养”,把读书作为“最高的修为”,把书读“透”、读“实”、读“活”。各部门要尽可能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周到服务。各学院要自主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浓郁书香浸润校园,开启“书香城院”“书香益阳”建设的崭新篇章。

湖南城市学院党委委员副书记、校长何振发言

湖南城市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谭献良主持会议
谭献良宣布“书香城院”2025年阅读推广活动正式启动。
文化主题: “阅读见世界 学习铸宏图”
参加2025年“书香城院”阅读推广活动启动仪式的领导与获奖者在展台合影后,我校第30个世界读书日暨2025年阅读文化节盛大开幕。

参加湖南城市学院2025年阅读文化节的与会领导及获奖者合影
舞台之上:青春与诵读碰撞
16:10分,街舞《醒狮》的鼓点密集响起,十二名舞者以动感的节奏点燃全场,身着红黑相间服装的舞者以一组高难度动作惊艳亮相。这支名为《醒狮》的街舞表演,将传统岭南醒狮文化与现代街舞完美融合,燃炸全场。

节目主持人:黄熙惠、罗军威、郭翀

街舞《醒狮》
随后,来自音乐学院2416301班的 书香班级带来一曲唐诗对唱: 《锦瑟》,吴勇和陈友祺同学用自己专业的技巧和宽广的音域为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无序之纠结侧辄的伤感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再次展现了唐诗戏韵的古典美。

吴勇和陈友祺:对唱《锦瑟》

谌爱丽、雷晓云、刘婉丽、罗军威、刘妙妙:合诵《不朽》
紧接着,一系列弘扬红色文化的作品精彩上演。谌爱丽等五名诵读者用他们娴熟的朗诵技巧,以及那颤抖的声音诠释革命者的信仰:“他们的灵魂,铸成了我们脚下的土地。”
《不朽》与《纪念刘和珍君》传递了积极向上的坚定信念,更点燃了无数以生命为光源的民族星火。
朗诵团邓承都同学的《纪念刘和珍君》以其独特的诵读魅力带动观众与之一起“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再次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了“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邓承都:独诵《纪念刘和珍君》
鲁迅文学奖得主李琦的诗歌《女士们》之《赵一曼》再次由小径花园朗诵六位成员精彩演绎,女英雄赵一曼玉一般的形象跃然舞台。

黄熙惠、高曦、谌爱丽(画外音)、焦晓琳、朱建萍、胡朝鑫:合诵 《赵一曼》
本次文化节中优秀作品频出,《一件未织完的毛衣》让人感受到母爱无限的深沉与温暖。当高曦同学哽咽着读到“妈妈,毛衣我收到了,可您在哪里”时,台下观众无不为之动容,感动。

高曦:独诵《一件未织完的毛衣》
《采薇》节选自《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舞蹈队十名成员来自教师教育学院“红讲台”舞蹈团,她们身着苍绿轻盈汉服,以妙曼的身姿还原了《诗经》之《采薇》里的自然和淳静,古老的诗词附体在她们灵动、优雅、轻柔的舞姿上,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台下观众连连叫好。舞蹈不仅展现了《诗经·采薇》的唯美意境,也体现了大学生与经典重逢的志趣。

郭翀、李祖平、 杨美洁、 陈蓝姣、 夏瑞、 黄静怡、 符小曼、 刘云清、 胡彭海燕:古典舞《采薇》
《阅读有光》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与理想的憧憬。理学院的书香班级为合诵作了精心准备。“朱丽老师为合诵排练创造一切机会,她在后面不断鼓励我们,她为我们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感到欣喜。”班长刘昱彤骄傲地说。

理学院2309401班:合诵《阅读有光》
表现大学生青春风采的作品还有《Today is a new day》。诵者罗芳艳挥洒自如,她流利的口语,跳动的节奏展现出年轻一代蓬勃青春的朝气。

罗芳艳:独诵《Today is a new day》

《女士们》之《赵一曼》:舞者胡朝鑫饰演赵一曼
《满江红》作为最后出场的节目,书香班级展现了力敌“胡虏肉”的决心,铿锵有力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响彻兴城广场。 活动在书香班级气势磅礴的《满江红》诵读声中走向高潮。

书香班级化学与材料学院2408102班:合诵《满江红》
幕后故事:汗水浇灌的文化之花
精彩背后是无数人的付出。人文学院的刘妙妙是最后一位加入《不朽》组的,她从脱稿到动情演绎,只花了六天时间。为了补位,她一次次抠稿,牺牲休息时间排练,直到节目精彩出炉。
《采薇》舞蹈的领舞来自教师教育学院,队长郭翀带领“红讲台”舞蹈社团十名舞者坚持排练两年,天道酬勤,《采薇》在郭翀的带领下,斩获多项舞蹈奖项。

舞蹈队长郭翀(中)
罗芳艳的英语诗歌诵读是4月初才拟定的,她当时的诵读技巧还需提升,朗诵团特意为她请来资深英语名师彭海军指导,经过二十余天的苦练,她终以自信和优雅的姿态完成了英语诵读。
很值得一提的,是读诵节目《一件未织完的毛衣》。早在4月10日节目验收之时,第一次登台的高曦情绪爆发,让台下观众一度潸然泪下。高曦的舞台绽放,非一朝之功,她十分能吃苦,即使清明节放假,她也不打烊,与朗诵团《女士们》之《赵一曼》其他成员黄熙惠、朱建萍、胡朝鑫(伴舞)等天天打卡。4月23日,参加完湖南文理学院举办的2025年“一校一书——经典、精读、经世”阅读推广活动启动仪式展演(常德)后的高曦,因连日备战,她生病发烧了,但她并没有叫苦叫累,坚持带病在音乐学院琴房与钢琴伴奏李心蔚同学合练节目。从高曦纤瘦的身体里迸发出来的力量,是强大的,她以青年的视角,诵出母爱的内蕴:浑厚、深沉和伟大。

高曦在诵读《一件未织完的毛衣》
展区之间:书香与创意的交响
这些形式丰富的艺术作品不仅以文化的气场吸引了在场观众,也激发了大学生对文学艺术和知识的热爱与追求。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在“笔墨随春风,书籍展新章”主题展区,红彤彤的帐篷和洁白的展台伫立在兴城广场,醒目的活动标识、训练有素的图管会成员、琳琅满目的书籍,吸引了大批师生驻足,现场气氛十分火爆。

活动现场之一

活动现场之二

活动现场之三

活动现场之四

活动现场之五

活动现场之六
本次阅读文化节,图书馆围绕“阅读见世界 学习铸宏图”主题,采取著名作家、资深出版社编辑、纯文学期刊编辑以及校长、馆长、文学院院长荐书的方式,拟定了三十本“一校一书”精品图书。本次新书展,不仅有年度荐书,还有二季度新书,新书来自40多家知名出版社,涵盖了文学、科技、教育、历史等多个领域。
不少同学在展位前流连忘返,有的认真翻阅新书,有的参与互动游戏,赢取了各种礼品。本次“笔墨随春风,书籍展新章”活动,图书馆为读者精心准备了精灵小多肉、U盘、帆布包、折扇(齐芙蓉)、小风扇、桌面闹钟、便利贴(曾茴)、迷你台历、桌面摆件、小立牌、小扇子等20余种,共2000多份精美文创礼品。资源商则为读者们准备了20余种文具礼品,数量达1000多份。

活动现场之七

活动现场之八

活动现场之九

新书展示
“我们以为上午下暴雨,活动会取消,谁知这次活动办得这样成功,热烈,真是特别好,既欣赏到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又淘到了心仪的好书。”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同学兴奋地说。
图书馆馆长莫连光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文化节这样生动鲜活的方式去开垦书香文化这片沃土,我们也希望用浓厚的校园阅读氛围引领学子读书、爱书、用书,从而展现湖城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未来之约:阅读的星辰大海
2025年阅读文化节开幕式虽已结束,但阅读之旅才刚刚开始,本次阅读文化节将持续全年,期间还将举办《雪山大地》读书会、“你选书,我买单”活动、4·23世界读书日“特别还书日”图书超期免罚活动、“一对一,点对点”学科服务活动、《多湾》《小诗经》精读会、《你在高原》“共享一套书”活动、名家讲座等系列活动,以及在三国长廊和明清古巷中寻找历史文化古韵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全年活动预计六十多场。
(文/黄伟、向春霞 图/黄艺媛、刘芯彤、向春霞)
(一审:钟立平 二审:雷欢 二审:莫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