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战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
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4.5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红军长征一开始就遇到了长征中最残酷的一仗:湘江战役。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红军先后突破了敌人的三道封锁线后,敌人利用宽阔的湘江构成了第四道封锁线,红军前有湘江拦阻,左有广西军,右有河南军,后有中央军和广东军阀穷追不舍,处境万分险恶。
25日,中央军委发布抢渡湘江的作战命令,令中央红军分四路纵队,迅速抢渡湘江,通过敌第四道封锁线。
26日,红1、3军团主力迅速前进,先头部队红2、4师各一部于27日在广西的兴安、全州间抢渡湘江,至当日晚,红军已控制了界首至屏山渡之间60华里长的湘江两岸。此时,军委纵队距最近的湘江渡河点只有80多公里,如果轻装急行军,一天即可赶到。可是,由于山路狭窄,加之后续部队携带着从苏区运出的大量物资,行动迟缓,每天只能走二三十公里,宝贵的机会白白地丧失了。
11月29日,敌人向正在渡江的红军发起了进攻。两岸的红军战士,为掩护党中央安全过江,与优势的敌军展开了殊死决战。红军的阻击阵地上,炮弹和重磅炸弹的爆炸声不绝于耳,许多来不及构筑工事的战士们被震昏了,耳鼻出血。装备单一的红军要用血肉之躯抵挡敌人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战斗的残酷可想而知。但"保卫中央纵队安全渡江"的口号仍响彻在阵地上空。
12月1日,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程度,敌人对我发动了全线进攻,企图夺回渡口,歼我于半渡中。这是生死存亡的一战,是意志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红军将士硬是用刺刀、手榴弹打垮了敌军整连、整营的一次次进攻,湘江两岸洒下了无数红军将士的鲜血,渡口始终牢牢地掌握在红军手中。
至当日17时,我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队终于拼死渡过了湘江。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优势之敌苦战5昼夜,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4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但红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改换领导。
一、湘江战役的历史意义
第一,湘江战役充分暴露了错误路线的错误决策给红军带来的严重恶果,为中央错误领导推行的路线垮台敲响了丧钟。红军干部战士与反第四次“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贯彻执行了错误路线的结果。在干部中强烈要求改变错误领导的情绪,经过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
湘江之战以惨重损失宣告了“左”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彻底破产。
第二,湘江战役为召开遵义会议,并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奠定了最重要的干部思想基础。
第三,湘江战役证明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任何力量也消灭不了的。
湘江之战
这里顺便辨析一下近年来广为流传的“让路放生”论,说红军能够突破一道道封锁线,是蒋介石给红军放了一马,留下一条生路。许多人信以为真,辗转相传。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是该厘清历史是非的时候了。第一,蒋介石在四一二大屠杀后从来没有放共产党和红军一马。若要“放马”,为什么发动一次又一次的“围剿”?在红军转移西进后,为什么修筑550多座碉堡,聚集30余万兵力,并亲自督战南昌行营,给何键亲笔信,“党国命运在此一役,望全力追剿”?在12月1日,湘江之战已白热化,为什么蒋介石还命令国民党各军“务求全歼,毋容匪寇再度生根”?显然,这是“让路放生”论无法解释的。第二,白崇禧等地方实力派与蒋介石中央政府有矛盾,深知红军厉害,如果使尽全力与红军硬拼,结果两败俱伤,蒋介石“渔翁得利”。他们为自身利益、保全实力计,只要红军不在那里占他的地盘,他们当然不会为蒋介石100%的卖命。因此,其主要目的不是“放马”,而是自保。这怎么能本末倒置呢?事实上,红军在过第一道封锁线时虽与粤军达成协议,但在前线的粤军没接到“协议”的通知前,战斗仍然是激烈的,红三军团牺牲了洪涛师长。这是长征途中中央红军牺牲的两位师长之一。在过第四道封锁线时,桂系白崇禧尽管有过不与红军硬拼的考虑,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成为现实,恰恰却在湘江战役中与桂军的战斗异常激烈。白崇禧还出动了飞机,正在过江的无数红军指战员顿时倒在江中。第三,如果“让路放生”是主旨,怎么解释三个主要战场的拼死血战?“让路放生”论应当休矣,决不能再让这种论调以讹传讹,继续毒化不了解历史的年轻人了。
二、湘江战役的时代价值
第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这是红军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中需要倡导和弘扬的正确价值观。
第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这成为建军以来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是这样,在新时期的人民军队也需要发扬这种作风。特别是在当今时代,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更需要人民军队发挥当年红军的这种政治素质和顽强战斗作风,能够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敢于与任何强敌比拼,成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红军的这个光荣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始终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作用,同样的在当代中国,也需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正能量,使之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宏伟愿景的重要保证。
第四,从全局出发的整体意识。从战争全局出发的整体意识,是我军的一大优势。这在湘江战役中展现出来了,在后来的抗日战争特别是解放战争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因而比原来预期提前取得了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胜利。这是我军战无不胜的一个传家宝,因而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弘扬的全局观念。
第五,服从命令听指挥的铁的纪律性。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能够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在战争年代是如此,在和平时期也是如此。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湘江战役已成历史,但湘江战役的革命精神是永存的。它是红军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相关人物简介:
李德
李德(1900年9月28日-1974年8月15日),原名奥托·布劳恩(Otto Braun),出生于德国慕尼黑城郊的伊斯玛宁镇。
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情报员,是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聘请的军事顾问。1932年春被苏军总参谋部派往中国将经费交付佐尔格,同年秋天到达上海,在共产国际执委会(驻上海)远东局工作。后来奥托·布劳恩"作出军事上的判断和建议",开始参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指导。
但他没有结合中国的国情而硬要套用欧洲革命的经验,以至造成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 。
1974年8月15日,李德逝世,终年74岁。
电视剧《绝命后卫师》中和程翠林(郭广平饰)
程翠林:1907年出生,男,湖南浏阳人。1927年入党和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曾任红一军团团政委、三十四师一○二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长征前夕,升任红三十四师政委。
1934年12月3日下午,在全州县文塘的新树村遭桂军两个师堵截,双方在黄陡坡激战半天,带一〇二团的师政委程翠林正在电台边与中革军委发报联络时,突遭敌炮弹轰击,程翠林和政治部主任蔡中均等多人牺牲。
陈树湘
陈树湘(1905年1月30日-1934年12月18日),湖南长沙县人 ,中国共产党员,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革命烈士。
陈树湘1922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马日事变"后,参加北伐军叶挺部,任班长、警卫团排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又随团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上井冈山 ,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红5军团第34师师长。1934年11月下旬,在湘江之战中,他率领部队付出重大牺牲,在完成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抢渡湘江的艰巨任务后,负伤被俘。1934年12月18日,在敌人押送前往长沙的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时年29岁 。
2009年9月10日,陈树湘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策 划:莫连光
陈国民
雷四平
于应华
资料整理:梁 钢
图片来源:网 络
审 核:莫连光
图书馆党总支 宣
二O二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