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3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三路红军全部强渡嘉陵江后,下一步战役发展的关键是夺取剑门关。剑门关扼控川陕大道,七十二峰峰恋绵延,高耸入云犹如刀削斧砍。
红军31军在30军88师一部的配合下,在漫天雨雾中,红军发起了一次又一次攻击,山道上很快就被血水染红,双方厮杀得极为惨烈!红军集中火力猛打,击毙了守关主将川军团长杨倬云,守军终于崩溃,3个团被全歼。剑门关被攻克后,红四方面军的部队联成一体,并力向西猛攻。川军后撤到盐亭、梓潼、江油、中坝地区,再次组成防线。徐向前指挥红四方面军马不停蹄,兵分四路穷追猛打,战役的最南端在梓潼县的长卿山一带。
红军31军在30军88师一部的配合下,在漫天雨雾中,红军发起了一次又一次攻击,山道上很快就被血水染红,双方厮杀得极为惨烈!红军集中火力猛打,击毙了守关主将川军团长杨倬云,守军终于崩溃,3个团被全歼。剑门关被攻克后,红四方面军的部队联成一体,并力向西猛攻。川军后撤到盐亭、梓潼、江油、中坝地区,再次组成防线。徐向前指挥红四方面军马不停蹄,兵分四路穷追猛打,战役的最南端在梓潼县的长卿山一带。
4月3日,红四军、九军、三十军主力之一部向梓潼挺进,梓潼县城南潼江西岸的长卿山是梓潼县城南面的唯一屏障,不仅景色秀美,古迹朗朗,而且在军事上极为重要,进入县境的红军,先占领了许州、自强、大新场、仁和场等乡镇及战略要地,进而扩展至黎雅镇、观义镇和扼据县城周围之制高点,形成对县城的军事包围和封锁;驻防梓潼的国民党川军二十八军军长邓锡侯,惊魂不安,自己潜逃绵阳,派所部第六旅黄鳌率部星夜兼程奔返梓潼布防。黄鳌部以两个团的兵力,部署在梓潼县城及与县城隔江相峙的长卿山,城西周家大院子驻一个营,与长卿山守敌形成钳制火力。城东牟家坝及柳家湾驻一个营,以堵截红军来路。城南石牛铺驻一个营,便于绵阳增援及留下南逃之路,黄鳌指挥部则设梓潼城内,指挥东、南、西三方之敌,并令各部赶修工事,加强战备。
红军攻打梓潼比较激烈的战斗有三次,决定夺城关键作用的就是长卿山的激战。从4月12日红军攻占石牛堡后,敌驻县城和长卿山的两团人马,已被红军从东南到西北团团围困,只待聚歼了。黄鳌见势危急,从4月6日起令长卿山守敌向蛮洞山红军发起攻击,以便打通从潘家祠到板桥子通往石牛和绵阳的南逃之路。红军进攻长卿山前,已作周密部署,从城北的烟墩山敕法台到城东的凤凰山、燕儿山、郑家桥、铜鼓山和城南的塔子梁、大佛寺、龙凤垭等地,集结大量部队,威慑城内之敌。长卿山守敌妄图利用明碉暗堡,负隅顽抗。
4月18日上午10时许,红军组成数十人的突击队,由凤凰山迂回至长卿山南左侧的白虎嘴,攀登悬岩绝壁而上,直插东面山腰庙内敌军团部,发起突袭。同时,由丝公山、屏峰山、蛮洞山等阵地的主力,从正面向长卿山发起猛攻与白虎嘴红军突击队里外夹攻,攻下敌军团部,敌军见势不妙,放火烧毁用篾席搭成的各处营房,向蛮洞山溃逃。激战约半个小时,红军占领长卿山。县城内敌军见山上火起,知长卿山已不保,从城内倾巢而出,一窝蜂似由川陕大路向绵阳方向溃逃。红军在石马坝缴获敌军长短枪等二百余支,弹药及其他军用物资无数,残敌从龙凤垭和大佛寺朝板桥子进沟绕道向绵阳方向逃窜,溃退之敌在红军奋力追击下,纷纷哀告绕命,再也不敢还击了,只顾逃命。
红军攻占长卿山后,即在长卿山上共筑三道战壕,以防敌军反扑。三道战壕,共有四五里路长,至今虽经风雨剥蚀,但宽约二至五尺,高约一米多的战壕掩体仍历历在目,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记忆。
此战后,梓潼已与剑阁等县一起连片,成为川陕苏区的一个组成部分,为红四方面军胜利地进军江油、北川,继续西进开辟道路。规模浩大的强渡嘉陵江战役,红四方面军战斗24天,攻克县城9座,歼敌10000余人,打开了一个与中央红军会师北上的有利局面。
策划
莫连光
陈国民
雷四平
于应华
资料整理:梁 钢
图片来源:网 络
审 核:莫连光
图书馆党总支 宣
二O二一年五月六日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