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湖南城市学院图书馆

知书格物,以文化人

联系我们

0737-6350926

hncu_tsg@163.com

请给我留言

请给我留言

请给我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党史教育专栏>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 学党史 铸初心 记使命 勇担当

之二十八

长征路上著名战斗(十三)

直罗镇战役

2021-05-12 14:34     (点击: )

IMG_256

直罗镇战役

直罗镇战役是1935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陕西省鄜县(今富县)直罗镇地区对国民党军发起的进攻战役。此役,红一方面军利用直罗镇有利地形,歼灭东北军1个师又1个团。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巩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基础。

瞄准枢纽,打牢胜利基础。1935年10月,红十五军团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中取得劳山战役的胜利,极为震惊的蒋介石调整“围剿”部署,以5个师兵力构成沿葫芦河的东西封锁线,并打通洛川、鄜县、甘泉、延安之间的联系,构成沿洛河的南北封锁线,限制红军向南发展,而后采取南进北堵,逐步向北压缩的战法,企图消灭红军于洛河以西、葫芦河以北地区。

战役打响前,时任红一方面军政治委员毛泽东、司令员彭德怀等准确判断国民党军的战略部署,决定集中兵力,先歼灭沿葫芦河东进的敌4个师中的一两个师后,再转移兵力寻机各个歼敌。抓住葫芦河这个既便于粉碎国民党军两线封锁计划,又便于红军之后发展的战略枢纽,为红军取得直罗镇战役胜利奠定基础。

佯攻诱敌,施计“请君入瓮”。战役发起前,红十五军团第81师奉命围攻甘泉,目的是调动国民党军东进。然而,国民党军行动谨慎,张学良严令部队不得冒进,以避免遭红军袭击。国民党军第57军于11月1日占领陕甘边界上的太白镇后,即在太白镇、合水地区徘徊不前,构筑工事、搜集粮食。12日,红一军团进至直罗镇东北的九原、上高地、套通地区,红十五军团主力进至直罗镇东南张付驿、桃花岭地区。毛泽东指示部队耐心隐蔽待命,同时令第81师加紧对甘泉国民党军进行围攻,使国民党军判断失误,诱骗敌第57军放胆东进。张学良果然断定红军主力正位于甘泉城下,命第57军立即东进。

周密部署,待机分割围歼。敌人上当后,毛泽东、彭德怀组织两个军团的干部前往直罗镇,依据地形周密部署、制订计划。

直罗镇三面环山,北依葫芦河,东面山坡筑有土寨,一条东西大道穿镇而过,地形险要、利于设伏。结合地形地势,毛泽东、彭德怀决定红一方面军兵分两路,在直罗镇附近隐蔽设伏,红一军团进入直罗镇东北的石咀、凤凰头、姜家川、魏家河地区集结,然后进入直罗镇北边山岭,准备由北向南打;十五军团在直罗镇东南的张村驿、桃花砭地区集结,进入直罗镇南边山岭,准备由南向北打。另派1连兵力提前部署于直罗镇西边小山上,监视、引诱敌人进入我军伏击圈。

20日,在红十五军团1个连和县游击队的引诱下,国民党军第109师少将师长牛元峰率全师和第111师1个团,在6架飞机掩护下,攻占直罗镇。他们认为红军已被打败,杀鸡宰羊喝酒庆祝。殊不知,此时的他们已钻进红军的“口袋”。21日拂晓,隐藏在南北两山的红军主力突然发起进攻,很快将国民党军分割包围,第109师大部被歼灭,牛元峰率残部500余人退入镇东南土寨内,固守待援。

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决心。战场情况千变万化,既定决心部署应随战场形势变化而改变。这种变化和改变,既可能是局部的调整,也可能是全局的变更。

第109师被围后,张学良心急如焚,命董英斌率第111师余部和第106师增援。毛泽东早已把目光由直罗镇转向增援之敌,决心抓住各路敌军协同较差的弱点,集中红军主力,以各个击破的战法,首先歼灭西线增援之敌。根据新的决策,周恩来、彭德怀在直罗镇坐镇指挥红十五军团主力围歼残敌,毛泽东亲率红一军团迎击增援之敌。

不料,第111师在安家川以东地区与红一军团刚一接触,就立刻向西退至黑水寺地区,向第106师靠拢,红军歼灭援敌的计划未能实现。

根据两天来的战况,毛泽东认为敌援军已是惊弓之鸟,红军必须迅速抓住战机,乘胜扩大战果,主动出击。据此,毛泽东确定新的作战部署,决定以红一军团主力对黑水寺实施正面进攻,以两个团的兵力从北实施迂回,阻敌西逃,以红十五军团主力秘密进至黑水寺以北,控制黑水寺至太白镇之间地区,确保孤立董英斌部。就在红军调整部署之时,董英斌率部逃往太白镇,毛泽东下令部队分3路追击。24日,红一军团在张家湾至羊角台之间,歼灭国民党军第106师617团,被包围的第109师残部也因缺粮缺水,增援无望,牛元峰被迫率部突围,被歼灭于直罗镇西南老牛湾,牛元峰本人被击毙,至此第109师被全歼。

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国民党军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也加深了其内部不同派系间的分裂,促使张学良完成从“剿共”到与红军联合抗日的思想转变。特别是被红军教育后释放的东北军官兵,为建立红军和东北军之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关历史人物简介

IMG_256

张学良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他和赵四小姐的爱情也成为一段佳话。

策划:

莫连光

陈国民

雷四平

于应华

资料整理:梁 钢

图片来源:网 络

审 核:莫连光

图书馆党总支 宣

二O二一年五月十三日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