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镇会议会址
一、吴起镇战役
背景
东北军根据张学良的命令展开了全面的剿共作战,对手是陕北的两股红军,一股是陕北地方部队红十五军团刘志丹、徐海东的7000多人,另一股则是毛泽东、周恩来领导的中央红军7000多人。
东北军同这两支红军连接作战了四次,由于轻视红军实力,高层指挥失误,东北军战斗力差等因素,四战全部失利。
此战是四次战役中的第三次,以红军胜利告终。
经过
1935年,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在此打响著名的"切尾巴"战役,吴起镇更是声名远播。
1935年10月19日,历尽千辛万苦的红军将士终于到达陕北吴起镇。宁夏二马(马鸿逵、马鸿宾)和毛炳文的骑兵一直尾追红军而来,共有2000多人,对红军形成夹击之势。
毛泽东立即电令彭德怀速来一纵队,并找来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等商量作战方案。
21日晨,红军在吴起镇头道川两边的山岭上和沟道里布下了伏兵,专候国民党骑兵的到来。
先是马鸿宾的第35师骑兵团耀武扬威地走过来。骄横的国民党军,气焰嚣张,根本没料到红军设伏。当其进入红军的埋伏圈时,彭德怀立即下达了攻击命令。顷刻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火光闪闪,打得国民党军晕头转向,纷纷落马溃逃。随后东北军白凤翔的骑兵先遣团赶来,又迅即被打乱,掉头逃命。红军立即乘胜追击,利用土岗深沟,将国民党军分割包围。与此同时,国民党军另外三个骑兵团也被同时击溃。这一仗干净利索地消灭了国民党军一个团,击垮三个多团,俘敌700余人,缴获一批轻重武器和战马,其中有马术教官、兽医和会钉马掌、修马鞍子的工兵,补充了红军新建的骑兵队。
结果
根据毛泽东"决不能让敌人进入边区"的指示,彭德怀立即指挥发起吴起镇战役,击溃敌军4个骑兵团,又缴获了200余匹战马。
此战,红军歼灭国民党军追兵1个团,击溃其3个团,俘虏国民党官兵700人,缴获战马约1000匹。
二、吴起镇会议
会议背景
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进驻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随后又同十五军团胜利会师。至此,中央红军胜利地完成了历时一年,纵横11个省,行程2.5万里的长征。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终于找到了长征立足点,抵达最后的目的地,胜利地实现了历史性的战略转移。
1935年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在吴起镇召开会议。会议的中心议程是总结俄界会议后红军的行动,确定新形势下陕甘支队的行动方针。
参会人员
张闻天、博古、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邓发、李富春、聂荣臻、刘少奇、叶剑英、凯丰、贾拓夫、彭德怀等。
会议内容
会上,张闻天指出:关于在陕北建立苏区问题,政治局同志无一异议;毛泽东在上次榜罗镇召集的会议上作出决定,大家是同意的,应批准;至于中央整个政治决议,应在与二十五、二十六军同志商量后再发。在这次会议上,根据当前形势和部队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议案,如红军入陕后的作战方针主要是在西边打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还是在南边打东北军,或是向北打的问题,同西北红军会合的方向和解决战略方针的问题,整顿部队,提高战斗力、群众工作、解决物资、冬衣等问题,认为上述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中央迅速作出决定。毛泽东在会上还指出他们已到陕西,到保安尚有45天路,需要一天休息才好,这几天没有饭吃,不得不走,到前面有粮地方休息。要把保安变为苏区,过去敌人对他们是追击,已经改为围剿,他们要打破这围剿,他们须在敌人围剿前做很多工作。这次会议实际上是吴起镇会议的预备会议。
毛泽东在会上首先报告俄界会议以来的形势与陕甘支队的任务。主要内容是:
1. 宣布中央红军已完结一年长途行军,提出党的新任务是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以领导全国革命。报告指出:自俄界出发已走2000里,到达这地区的任务已完成了,敌人对于我们追击堵击不得不告一段落,敌人围剿了,而我们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主要敌人是蒋介石、张学良、阎锡山。他们正准备对陕北苏区的围剿。所以,现陕甘支队,应提出保卫陕北苏区的口号。俄界会议与张国焘决裂,那时口号,打到陕北去,以游击战争与苏联发生联系,榜罗镇会议改变了俄界会议的决定,因为那时得到了新的材料,知道陕北有这样大的苏区与红军,所以改变,决定在陕北保卫与扩大苏区。在俄界会议上想在会合后,带到接近苏联的地区去,那时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的观点是没有的,现我们应批准榜罗镇会议的改变,从陕北苏区来领导全国革命。
2. 确定了红军当前作战方针。毛泽东根据陕北的环境和形势,阐明了红军的作战方针。指出,10月到11月初约20天,我们方向应是西和西北,大的方向是陕甘,陕甘晋3省是发展主要区域,现在先向西,以吴起镇为中心,整顿部队,扩大部队,群众工作。
3. 规定了红军当前中心工作。报告指出:在部队方面应提高战斗力,扩大红军,解决物质问题。这三件是部队中心工作。
4. 决定继续加强与国际联系。报告说:与国际联系派一支队去,取得国际技术帮助,仍是一项重要任务,但我们具体不能派去,条件还不够。
5. 重视同西北同志的团结。
毛泽东指出:现我们应极大注意两方面关系问题。南北军队有些不同,互换领导,亦须注意。我们应以快乐高兴的态度,和他们见面。
在讨论中,邓发、李富春、聂荣臻、刘少奇、叶剑英、凯丰、博古、贾托夫、张闻天、彭德怀先后发言。他们着重阐述了下列主要问题:1.粉碎敌人围剿,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指出:如没有动员广大陕北群众,单靠陕甘支队力量,是不能粉碎敌人围剿的。由于陕北苏区领导全国的革命运动,所以,我们的任务是"扩大和保卫陕北苏区",要"采取一切力量来巩固与发展陕北苏区"。2.拥护榜罗镇会议决定,使陕北成为领导全国革命的中心。指出榜罗镇决定的改变是很正确的重要的,是很应该的,应决定在此建立巩固苏区,应向战斗员解释。彭德怀指出:俄界会议还不能决定在陕甘的什么地区建立根据地,现已胜利的到达这一地区,保卫这一苏区是惟一正确方针。3.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援助。刘少奇认为: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联络,现虽不能派部队,但用电报或通讯,与之联络是很重要。博古指出:派一个支队在打通国际路线应拒绝,取得联络,求得指示,是很重要,长期失去国际联络是损失。张闻天认为:打通国际路线,无论如何要打通,主要是政治帮助,与之发生直接联系。4.加强与西北红军联系。叶剑英认为,应使二十五、二十六军了解中央红军到陕北苏区,为着领导一方面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八军,我们应公开军委与中央机关,他还提出,恢复一、三军团名义,有很大历史意义。
毛泽东作发言时指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已经完结一年长途行军,开始新的有后方的运动战。他还强调指出:正确的方针,需要我们一致的努力,首先统一领导问题,应由政治局委托常委去解决。
会议意义
吴起镇会议是榜罗镇会议和铁边城会议的继续和完善。会议批准了榜罗镇会议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战略决策,决定党和红军今后的战略任务是建立西北苏区,以领导全国革命,从而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完结,开创了党中央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的新的历史时期。这次会议为1935年11月上旬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顺利会师作了准备,对团结和汇聚西北革命力量起了重要作用。这次会议对党由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的转变和党在西北地区开始建立抗日反蒋统一战线,作了重要的准备,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10月29日,陕甘支队发表《告红二十五、二十六军全体指战员书》,明确指出,陕甘支队与红二十五、二十六军的会合,为的是"开展西北苏维埃运动的大局面替中国苏维埃运动定下巩固的基础迅速赤化全中国。"指出"我们的会合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一个伟大胜利是西北革命运动大开展的导炮"。号召全体指战员,"团结起来为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粉碎敌人新的围剿开展西北苏维埃运动的大局面开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武装保卫苏联而斗争。"
相关历史人物简介
刘志丹
刘志丹(1903—1936),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卓越的36位军事家之一,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生。
1936年4月,刘志丹率红军东征,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33岁。
徐海东
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原名元清,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原黄陂县滠源乡会夏店里滚石岭会)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军卓越的军事家,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忠诚战士,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黄麻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独立第四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等职务,成功保卫了陕北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位。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届中央委员。
策划:
莫连光
陈国民
雷四平
于应华
资料整理:梁 钢
图片来源:网 络
审 核:莫连光
图书馆党总支 宣
二O二一年五月十四日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