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省洛川县城北10公里处的红军指挥部驻地冯家村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有张闻天、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任弼时、关向应、凯丰、彭德怀、张国焘,部分红军领导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刘伯承、贺龙、张浩、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张文彬、肖劲光、周建屏、林伯渠、徐向前、傅钟等22人参加了这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张闻天主持会议,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作了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并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内容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对日绝交,驱逐日本官吏,逮捕日本侦探,没收日本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否认日本外债,废除日本条约。收回日本租界。
为保卫华北与沿海各地而血战到底。
为收复平津与东北而血战到底。
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反对任何的动摇妥协。
(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
动员全国海陆空军实行全国抗战。
反对单纯防御的消极作战方针,采取独立自主的积极作战方针。
建立经常的国防会议,讨论与决定国防计划与作战方针。
武装人民,发展抗日的游击战争,配合主力军作战。
改革军队的政治工作,使指挥员与战斗员团结一致。
军队与人民团结一致,发扬军队的积极性。
援助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义勇军,破坏敌人的后方。
实现一切抗战军队的平等待遇。
建立全国各地军区,动员全民族参战,以便从雇佣兵役制转变为义务兵役制。
(三)全国人民的总动员:
全国人民除汉奸外,皆有抗日救国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及武装抗敌之自由。
废除一切束缚人民爱国运动的旧法令,颁布革命的新法令。
释放一切爱国的革命的政治犯,开放党禁。
全中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参加抗战,实行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
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一切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民族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
(四)改革政治机构:
召集真正人民代表的国民大会,通过真正的民主宪法,决定抗日救国方针,选举国防政府。
国防政府必须吸收各党各派及人民团体的革命分子,驱逐亲日分子。
国防政府采取民主集中制,他是民主的,但又是集中的。
国防政府执行抗日救国的革命政策。
实行地方自治,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
(五)抗日的外交政策:
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范围内,与一切反对日本侵略主义的国家订立反侵略的同盟,及抗日的军事互助协定。
拥护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
联合朝鲜台湾及日本国内的工农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六)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以有钱出钱及没收汉奸财产作抗日经费为原则。经济政策是整顿与扩大国防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保证战时农产品的自给。提倡国货,改良土产,禁绝日货,取缔奸商,反对投机操纵。
(七)改良人民生活:
改良工人农民职员教员及抗日军人的待遇。
优待抗日军人的家属。
废除苛捐什税。
减租减息。
救济失业。
调节粮食。
赈济灾荒。
抗日的教育政策:
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
实施普及的义务的免费的教育方案,提高人民民族觉悟的程度。
实行全国学生的武装训练。
(九)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
(十)抗日的民族团结:
在国共两党澈底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抗日战争,精诚团结,共赴国难。
根据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三日出版的《解放》第一卷第十六期刊印
相关历史人简介

周建屏
周建屏(1892年-1938年6月13日),原名宗尧,字兴唐、兴堂,曾用名子炎,抚州金溪人,生于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赣东北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始人之一。由于艰苦的战争环境和频繁的转战、作战,1938年6月13日,周建屏在河北省平山县小觉镇旧伤复发不治去世。遗体安葬在他战斗过的平山小觉镇。
1939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把平山县小觉镇改名为建屏镇,1945年10月,又以小觉镇为中心建立建屏县(建屏县于1958年与平山县合并),建屏县成为当时石家庄市第一个用烈士姓名命名的县。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傅钟
傅钟(1900.6.28-1989.7.28),四川省叙永县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傅钟历任支部书记、总支部局副书记、师政委、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边区省委书记、大学政治部主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加了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傅钟担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1955年傅钟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傅钟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9年7月28日,傅钟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策 划:
莫连光
陈国民
雷四平
于应华
资料整理:梁 钢
图片来源:网 络
审 核:莫连光
图书馆党总支 宣
二O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