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中,游击战是人民战争的重要作战形式之一,相当长的时期内曾作为一种主要作战形式。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弱小的红军依托根据地,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发展壮大了革命武装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和人民政权,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形成了广阔的敌后战场,抗击着64%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

解放战争初期,游击战有力地配合了正规战,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重大的辅助作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以往游击战的经验并形成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游击战理论和原则。
主要有: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消耗消灭敌人,保存发展自己;
分兵发动群众,集中应付敌人;
以袭击为主要战法,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保持高度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力求有计划有准备地开展游击活动;
扬长避短,“游”与“击”巧为配合;
政治主张公开明确,军事行动秘密诡诈;
从战略、战役、战术上配合正规战,并适时向正规战发展;
依托根据地,自力更生地坚持长期斗争;
战略上集中统一指挥,战役、战斗上分散指挥等。

游击战的主要战法是袭击,依据袭击对象、目的和方式的不同,分为袭击战、伏击战、破击战、袭扰战等。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实践中,还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围困战等丰富多彩的战法。这些战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
①袭击战。乘敌不备,对其实施突然攻击的战法。通常选择战斗力不强,防备不严,便于袭击的驻止之敌和运动之敌,以迅速而突然的动作,速战速决,快打快撤。
②伏击战。袭击运动之敌的战法。分为待伏和诱伏,待敌或诱敌进入伏击圈时袭击之。要求秘密隐蔽,突然发起攻击,速决歼敌,快打快撤。
③破击战。以破坏敌人重要军事目标为目的的战法。目标通常是敌人的交通运输线、后方补给系统、指挥通信系统和重要技术兵器基地等。进行破击战必须有周密细致的组织计划和充分的技术准备,以出敌不意的方法和行动实施。
④袭扰战。游击队、民兵和群众相配合,以各种手段,杀伤、毁坏、恐吓、扰乱、疲惫敌人的战法。由游击队和民兵以单人或小组进行袭扰活动,使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杀伤敌有生力量,制造各种假象,虚张声势,迷惑敌人。
⑤地雷战。以地雷为主要武器杀伤敌人的战法,通常与地道战、麻雀战结合,杀伤、消耗敌人,封锁和限制敌人的行动。
⑥地道战。依托地道工程打击敌人的战法,通常与火力战、地雷战、麻雀战相结合,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⑦麻雀战。小群分散的阻击行动。通常三五成群,忽聚忽散,时隐时现,出没无常,灵活机动地杀伤、消耗、迷惑、疲惫敌人。
⑧围困战。对孤立驻止之敌的作战。切断守敌与外部的联系,断绝其物资供应,陷敌于弹尽粮绝的困境,结合政治攻势,逼迫其投降或为歼敌创造条件。

策 划:
莫连光
陈国民
雷四平
于应华
资料整理:梁 钢
图片来源:网 络
审 核:莫连光
图书馆党总支 宣
二O二一年六月二日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