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湖南城市学院图书馆

知书格物,以文化人

联系我们

0737-6350926

hncu_tsg@163.com

请给我留言

请给我留言

请给我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党史教育专栏>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 学党史 铸初心 记使命 勇担当

之八十六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二十)

新四军建立的根据地

2.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

2021-06-03 10:46     (点击: )


IMG_256

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

豫鄂边抗日根据地地跨豫、鄂、皖、湘、赣五省交界,南扼长江,北依淮河,东临皖西,西屏秦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38年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并决定撤销河南、湖北两省委,成立豫南、豫西、鄂豫皖、鄂中等省委或区党委,同时规定党在沦陷区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恢复与发展党组织,发动武装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9年1月,中共豫南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原局的指示,抽调新四军四支队八团队留守处一个连的武装和60余名干部,组成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李先念任司令员,挺进豫鄂边区敌后,汇合该地区抗日武装,以信阳四望山为立足点,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歼灭了一批日伪、游杂武装。

1938年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并决定撤销河南、湖北两省委,成立豫南、豫西、鄂豫皖、鄂中等省委或区党委,同时规定党在沦陷区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恢复与发展党组织,发动武装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9年1月,中共豫南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原局的指示,抽调新四军四支队八团队留守处一个连的武装和60余名干部,组成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李先念任司令员,挺进豫鄂边区敌后,汇合该地区抗日武装,以信阳四望山为立足点,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歼灭了一批日伪、游杂武装。6月上旬,陈少敏率竹沟留守处一个中队,信阳挺进队两个中队和50多名干部南下与李先念部会合,成立了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下辖5个团,李先念任司令员,陈少敏任政委。独立游击大队发动群众打击日伪,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广大地区,取得了杨柳河、朱堂店一系列战斗的胜利。

到1940年底,豫鄂边区扩大到19个县的范围,建立了9个抗日民主县政权,全区部队发展到1.5万余人,民兵发展到约10万人。根据地的财经工作、生产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也有很大发展,豫鄂边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

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第2师第6旅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以抗战初期皖中、皖西地方党组建和发展起来的江北游击纵队第1大队为基础,以2支队4团1营和4支队14团为骨干,新建起来的一支部队。她在淮南敌后抗战的艰苦岁月里,在淮南地方党的支持下,协同兄弟部队,坚持淮南津浦路西,转战淮南津浦路东,历经6年之久,在抗击日伪,反击顽军,创建、巩固和发展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一)逐步接替路西防务,坚持路西斗争

1940年6月,桂顽乘我刚刚粉碎日伪军的“扫荡”,还未得喘息之机,以138师和第10游击纵队等部,进占我路西古城集等地,被我4支队和5支队一部击溃。与此同时,我游击纵队配合作战。为调动顽军回保老巢古河,我纵队司令谭希林率1团绕到顽军的后方含山县仙踪打击顽军,歼顽保安团两个中队;2团1营在和县善厚集,歼灭柏承君支队1个中队;2团2营两个连在团政委廖成美的率领下,与地方干部赵鹏程、侯亦斋、倪则耕等同志一起,到和县、含山地区活动,顽保6团和柏承君支队各一部企图对我夹击,我又转移到巢县银屏山、无为石涧埠一带活动,并于照明山歼顽地方武装60余人,缴获步枪50余支。

9月,江北游击纵队根据上级指示,调整了部署,除纵队政委孙仲德率2团团部和2团2营等5个连到巢县、无为交界之任家大山地区坚持斗争,恢复无为地区,保持我同军部的交通联系外,纵队部率1团和2团1营在定远县界牌集一带活动,3团在定远以西和凤阳地区活动。

1940年冬,我江北游击纵队在处境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配合4支队反“扫荡”、反磨擦,坚持路西阵地。

11月桂顽以138师等6个团的兵力,在土顽的配合下,对我淮南津浦路西根据地实施“蚕食”、“围剿”,先后侵占了我大马厂、复兴集、周家岗、广兴集、古城集等地,企图将我挤出路西地区。我游击纵队1团和2团1营配合4支队作战,向周家岗、大马厂的顽军反击,并派1团两个连在副营长何运礼的率领下,守备路西根据地的南大门界牌集。23日,桂顽138师1个加强营,向我界牌集进攻,我奋勇抗击,与顽军展开白刃格斗,激战大半天,顽军欲胜不得,又将兵力增加到1个团,从南北两头包围界牌集。我守备部队寸土不让,与顽军反复争夺阵地。战斗打得极为艰苦。此时,正在鸦窝集的l团团长张翼翔,听到界牌集激烈的枪炮声,当机立断,率领部队飞奔界牌集增援,顽军被我击退,毙伤300余人,俘数十人,缴获轻机枪1挺,掷弹筒3具。这次界牌集守备战的胜利,打击了桂顽的嚣张气焰,提高了我军的军威,受到江北指挥部的通报表扬。

12月上旬,我纵队1团围歼吴家圩的土顽,将界牌集的守备任务交给了地方武装。桂顽乘我主力远离之机,攻占了界牌集。就在这时,定远、滁县的日伪军对我路西根据地发动了冬季“扫荡”。其中一路乘夜袭击界牌集。顽军以为是我地方武装袭扰,极力抵抗,后发现是日军进攻,随即仓皇突围。日军占领界牌集后,我1团回到瓦屋刘、五尖山一带,并派出部队打击驻界牌集的敌人。我白天与敌兜圈子,打游击,夜间袭扰,吓得日军日夜不宁,生怕上我圈套,很快就自行撤离了。我从日军手中又收复了界牌集。

1941年初,为继续坚持路西,确保路东,在津浦路西的4支队主力调到津浦路东整训、作战,路西仅留下我游击纵队两个多团和5支队第8团,任务十分艰巨。

(二)纵队改编为二师六旅,继续坚持淮南津浦路西

皖南事变后,江北游击纵队奉命整编为新四军第2师6旅,谭希林任旅长兼政委,朱绍清任参谋长,徐祥亨任政治部主任(1942年任旅副政委),下辖16、17、18团。1团改为16团,团长张翼翔,政委邓少东。2团1营和纵队特务营合编为17团,团长艾明山,政委殷绍礼。3团改为18团,团长陈庆先,政委谭光廷,后廖成美。

1941年淮南抗日根据地进入最困难时期,路西的形势仍很紧张。桂顽继续以1个师(先138师、后171师)的兵力加上地方武装,向我路西根据地进犯,还唆使土顽武装袭扰我们。日、伪军利用顽我矛盾,经常与顽军默契配合,对我夹击“扫荡”。这1年的大部分时间,路西地区只有我6旅的部队和5旅13团(即原5支队第8团)坚持斗争。为了对付日、伪、顽军的“扫荡”和进攻,6旅派18团政治处主任杨效椿率1个连进到淮南铁路西寿县瓦埠湖地区活动,配合地方党建立游击根据地,监视和牵制日、伪、顽军向我进攻。旅的主力和5旅13团部署于根据地的周围,在我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保卫路西根据地。在坚持路西的斗争中,时而抗击日、伪的“扫荡”,时而反击顽军的进攻和土顽的骚扰,而当遭到敌顽夹击时,则要两面应战。1年来,为坚持路西进行了频繁作战。

——大户刘村反“扫荡”。1941年1月13日拂晓,驻定远的日军袭击在朱家湾附近大户刘村的我游击纵队机关。经我奋战拚搏,突出重围,并随即反击日军。日军退回定远城。这次战斗中,许多同志表现机智勇敢。报务员杨克同志,刚生孩子不久,当日军搜捕时,她机智沉着,迅速藏起了电台,扮成农村妇女坐月子,避过了日军的搜查,保住了电台。特务连一个战士,与敌拚搏格斗,杀死了敌人,缴获了38式步枪1支。王集成主任在作战后总结讲话时,高度赞扬这位战士说,“这就是我们的战斗英雄,向英雄学习!”

——粉碎7路大“扫荡”。2月到3月,日、伪军3000余人分7路向我路西根据地的凤阳、定远、滁县等地区进行大“扫荡”。我6旅17、18团配合地方武装,分别在凤阳的殷家涧、山陈家和定远的靠山集、永康镇、朱家湾等地,打击日、伪军。17团在殷家涧全歼伪军1个营,18团毙伤日、伪军100余人,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

——收复界牌集。3月,桂顽138师1个连,由南向北侵占了我界牌集。由定远出来“扫荡”的日军由北向南占领了我老人仓后,误认为我还在界牌集。便抓了一个人当向导到界牌集“扫荡”。恰巧这个向导是我乡干部。他利用夜暗将敌人带到界牌集。桂顽把日军当成我军,双方展开了激战,桂顽死守,日军强攻,打了1天,桂顽1个连大部被打死,小部突围。日军攻占界牌集发现误会后,即收兵撤退。我16团及全椒县地方武装发起追击,再次收复了界牌集,缴获机枪4挺,迫击炮2门。

——攻打谢家圩。盘据在定远县谢家圩等4个据点的谢黑头、牛登峰、陈华斌等6股土顽、恶霸武装,勾结淮南铁路的日伪军,在桂顽的唆使下,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并经常袭扰我军。我6旅在路西人民的要求下,于6月30日对土顽发起了攻坚战,历经半个月,先后攻克了油坊户、谢六巴圩和花张集等据点,毙土顽180余人,缴获军用物资一部。这次战斗,狠狠地打击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拔除尹大郢伪军据点。为配合我寿县瓦埠湖地区的部队打开局面,10月,6旅18团团长陈庆先率1营和警卫连进入寿县地区活动,一举拔除了尹大郢伪军据点。在战斗中,伪军退缩在碉堡内顽抗,经我喊话、送信、发动政治攻势,伪中队长以下100余人全部投降,缴获长短枪100余支。

——新张家伏击打援。10月,桂顽为策应汤恩伯集团东犯我苏北根据地,以171师副师长兼第10游击纵队司令李本一率511团和第10游击纵队两个支队,占我路西根据地之合肥、全椒两县地区后,又以171师511团1营和顽定远县常备大队等部1000余人,向我中心区进攻,侵占了大桥。为了给顽军以歼灭性打击,2师首长决定集中4旅11团和6旅16团等6个团的兵力反击顽军。并组成野战司令部,统一指挥作战。11月16日晚,4旅11团强攻大桥顽军。6旅16团埋伏于新张家一带,准备伏击可能由广兴集、山头集增援大桥的顽军。17日下午,顽军511团2营果来增援,遭我16团伏击,顽军营长以下300余人全部被歼,我缴获丹麦式高平两用机枪1挺,迫击炮1门,轻机枪12挺,步枪100余支及其他军用物资一部。大桥———新张家战斗,不仅在路西是一次大捷,而且也是皖东反顽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这一仗沉重地打击了桂顽,稳定了路西的形势,提高了我军对顽作战的胜利信心和我在路西群众中的声誉,使我路西根据地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战斗结束后,2师首长分别授予11团和16团“铁锤子团”的光荣称号。

—活捉下乡抢掠的日本兵。同年秋,6旅为了摸清日、伪军在淮南路的兵力部署情况,命18团设法抓几个日本兵。当时活动在淮南路西的18团7连接受任务后,先后乘日军下乡砍树和到戚埝抢掠之机,伏击日军,毙敌8人,生俘1人。副班长单计云在抓日军士兵清水时,身体3处负伤,他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冲向清水。清水向他连开3枪,不见其倒下,吓得失魂落魄,撒腿要跑,单计云置生死于不顾,死死抓住清水身上的望远镜皮带不放,在其他同志赶来配合下,活捉了清水。

相关历史人物简介

IMG_256

时任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司令员李先念

李先念,1909年6月23日生于湖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1983年6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当选时为74岁,成为继毛泽东、刘少奇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任国家主席。在任职期间,他曾在1985年7月11日至31日对加拿大和美国进行国事访问。1992年6月21日逝世。

IMG_256

时任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政委陈少敏

陈少敏(1902-1977.12.14),女,原名孙肇修,山东寿光市孙家集街道范于村人。1927年投身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曾称赞她是"白区的红心女战士,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沙场上,她又是一员杰出的女将。

解放后,曾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生前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前副主席、中国纺织工会第一任主席等职。

在"文化大革命"中,她是唯一一位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表决"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时没有举手的人,受到江青、康生一伙的残酷迫害,1977年12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IMG_256

时任纵队司令谭希林

谭希林(1908年3月12日-1970年2月11日),原名谭载章,曾用名谭曦临。湖南省长沙市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IMG_256

时任新四军第2师6旅参谋长朱绍清

朱绍清(1913年1月10日-1989年2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湖南省华容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89年2月3日,在福州病逝,享年76岁。

策 划:

莫连光

陈国民

雷四平

于应华

资料整理:梁 钢

图片来源:网 络

审 核:莫连光

图书馆党总支 宣

二O二一年六月三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