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7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活动于鲁西南的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主力,由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率领,南下豫皖苏边界,在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运河以西、平汉路以东的广大地区展开,与挺进大别山的刘邓野战军和挺进豫西的陈谢集团,共同经略中原。
这是中共中央部署的挺进中原的三路大军中的最后一路。
在准备南下期间,华东野战军于9月上旬以第3、第6、第8纵队,在郓城至荷泽之间的沙土集,歼灭了国民党军整编第57师。
9月下旬,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第l、第3、第4、第6、第8纵队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开始南下,留第10、第11纵队在鲁西南继续牵制国民党军。26日,陈栗大军在兰封、民权和砀山之间越过陇海路,向尉氏、鄢陵、太和、蒙城等地进击。国民党军以整编第5、第11等6个师的兵力,利用平汉、陇海、津浦三条铁路,往返机动,寻求与陈粟野战军作战。
陈粟遵照中央军委关于在一两个月内不打大仗、只打小仗的指示,将部队分散部署于各县,专门歼灭国民党军小股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团,同时派遣大批干部发动群众,建立政权,从事根据地建设,以便于今后有依托地打大规模的歼灭战。到10月底,陈粟野战军共攻克县城20多座,建立了约1000万人口的豫皖苏解放区,还建立了3个军分区和地方部队,与刘邓、陈谢两路大军展开于江淮河汉之间辽阔的中原大地上,构成“品”字阵势,打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的新局面。
沙土集战役

1947年6月30日,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为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渡黄河转入外线作战,并粉碎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以第3、第8、第10纵队和第1、第4纵队从鲁中分别向鲁西、鲁南进击。国民党军被迫从鲁中抽调进攻山东解放区的整编第57、第48、第84师和第5、第7军等部回援。华东野战军上述5个纵队在鲁西、鲁南艰苦转战后,于8月初进至鲁西南地区(后第10纵队北渡黄河休整),会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积极与敌周旋,掩护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进军大别山。
9月2日,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率第6、第10纵队及特种兵纵队一部南渡黄河,与第1、第3、第4、第8纵队会合,组成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并立即抓住战机,以第3、第6(欠第17师)、第8纵队采取南北夹击部署,求歼由曹县向北进攻的国民党军整编第57师。7日下午,各部队发起攻击,整编第57师收缩于菏(泽)巨(野)公路上的沙土集镇及附近地区转入防御。第3纵队和第6纵队主力由北向南,第8纵队由南向北对其实施包围。激战至9日晨,全歼整编第57师师部及所属第117旅和预备第4旅共9000余人,俘中将师长段霖茂。在此期间,从郓城、菏泽方向向沙土集增援的国民党军第5军等部,均被第10纵队(附第6纵队第17师)和第1、第4纵队及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击退。
此役,是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转入战略进攻后的第一个胜仗,扭转了外线出击初期的被动局面,迫使国民党军从大别山区和山东其他战场抽调4个整编师来援,有力地策应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进军大别山和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的胶东保卫战,对整个南线战局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策 划:
莫连光
陈国民
雷四平
于应华
资料整理:梁 钢
图片来源:网 络
审 核:莫连光
图书馆党总支 宣
二O二一年六月十日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