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湖南城市学院图书馆

知书格物,以文化人

联系我们

0737-6350926

hncu_tsg@163.com

请给我留言

请给我留言

请给我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党史教育专栏>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 学党史 铸初心 记使命 勇担当

之一一三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十三)

鲁南战役、莱芜战役

2021-06-15 15:41     (点击: )


IMG_256

一、鲁南战役

1946年12月中旬宿北战役后,由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向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进攻的国民党军整编第26师及第1快速纵队(由第80旅改编,装备有中型坦克、榴弹炮、汽车),闻整编第69师在宿北被歼,被迫在临沂西南30余千米的向城、卞庄(今苍山)、兰陵、平山地域转入防御;其左翼整编第51师位于枣庄、齐村地区;右翼整编第59、第77师位于台儿庄以北地区。

中共中央军委在宿北战役即将结束时指示:下一步作战,宜集中主力歼灭鲁南之敌,相机收复枣庄、峄县、台儿庄,并望打一个比宿北更大的歼灭战。据此,新四军军长、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和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率两野战军主力从苏北迅速移师鲁南,并决心以第8、第9、第10师和第4师1个团及滨海警备旅、鲁中军区炮兵团共12个团组成右纵队;以第1纵队、第1师共15个团组成左纵队,首先围歼孤立突出的整编第26师和第1快速纵队,尔后向峄县、枣庄地区扩张战果。同时,第2、第9纵队和第6、第7师及第13旅等部共24个团由华中野战军政治委员谭震林指挥,在苏北阻击由盐城、涟水北进的国民党军;鲁南军区部队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活动,袭扰国民党军后方。

各参战部队按照预定部署,于1947年1月1日秘密进入集结地域,进行战斗动员和准备。2日晚,突然对整编第26师及第1快速纵队发起攻击。3日上午完成包围与分割,并在峄县、枣庄方向占领阵地准备阻援。3日夜全面展开攻击,歼灭在马家庄的整编第26师师部大部,使该师失去指挥;全歼驻守太子堂的第44旅;歼灭从卞庄突围的第169旅大部。4日10时,第1快速纵队及整编第26师余部以坦克开路向峄县方面突围,时值雨雪交加,道路泥泞,行动十分困难。左、右纵队抓住有利时机,以追击、侧击、堵击等手段,多路勇猛穿插,将逃敌压缩在兰陵以北的下湖、漏汁湖低洼淤泥地带,随即以炸药、手榴弹爆炸和火烧等办法,破坏其坦克及装甲车辆。第1快速纵队等部争先夺路逃命,人员、车辆、火炮乱成一团。激战至15时,除7辆坦克逃至峄县外,整编第26师和第1快速纵队基本被歼灭。峄县、枣庄方向来援的国民党军被击退。位于整编第26师南侧的整编第59、第77师,闻讯仓皇退缩台儿庄及运河以南地区。

9日晚,右纵队向峄县县城发起攻击,先扫清外围,10日夜攻入城内。激战至11日拂晓,歼整编第51师第114旅一部、整编第52师第98团及整编第26师后方机关、保安团队等共7000余人,俘整编第26师师长马励武,缴获逃入峄县的7辆坦克。与此同时,左纵队向枣庄方向发展进攻,连克枣庄外围郭里集、齐村等据点,歼整编第51师第113旅(欠1个团),然后在右纵队第8师配合下,对枣庄市区展开逐堡逐屋争夺。战至20日下午,将整编第51师师部和2个团歼灭,俘师长周毓英。

战役期间,担负阻援任务的部队顽强阻击,保障了主要方向上的作战。山东解放区组织支前民工60余万人、大小车1500余辆、担架6000余副,有力地保障了部队作战。

此役历时19天,山东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伤亡8000余人,共歼国民党军5.3万余人,缴获坦克24辆、各种火炮200余门、汽车474辆,首创华东战场人民解放军一次歼灭国民党军2个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的纪录,挫败了国民党军进攻临沂的计划,获得了对机械化部队作战与较大规模运动战和攻坚战的经验,并为组建自己的特种兵部队奠定了基础。

相关历史人物简介

IMG_256

马励武

马励武,字支强,陕西华县庙前村(在今瓜坡镇),生于1904年。世代务农,家境贫寒。早年毕业于城关西国民小学、县立中学,肄业于北京入中国大学。黄埔军校一期生,参加两次东征、参加蒋桂战争、参加蒋冯战争、参加中原大战。1933年1月,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参加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一期学习。参加豫中会战。

1947年1月,鲁南战役被俘。

周毓英

周毓英,(1896----1964),别号俊廷,名毓英,山东安丘市伏留村人。山东省立模范小学堂,山东省立济南第一中学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五十一军军长,中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六期步兵科毕业。1948年夏,周毓英随军赴佳木斯送到解放军官训练团学习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1年12月25日周毓英与另四位原东北军将领被"特赦"释放。周毓英赴甘肃兰州定居,曾在甘肃省财政厅任职,1964年12月在兰州因病逝世。

IMG_256

莱芜战役

1947年1月中旬鲁南战役结束后,山东、华中两野战军合并组成华东野战军,下辖11个步兵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主力集结于山东省临沂地区,2个纵队位于苏中、苏北坚持敌后斗争。国民党军统帅部判断华东野战军经过宿北、鲁南战役,伤亡惨重,续战能力不强,遂制定“鲁南会战”计划:在陇海(今兰州—连云港)、胶济(青岛—济南)、津浦(天津—浦口)3条铁路线上和鲁西南地区,集中23个整编师(军)53个旅共31万人的兵力,企图消灭华东野战军主力,全部占领华东解放区。其中集中11个整编师(军)30个旅(师)的兵力,采取以临沂、蒙阴为目标,南北对进的部署,寻求与华东野战军在临沂地区决战。南线以整编第19军军长欧震指挥8个整编师21个旅为主要突击集团,由台儿庄、新安镇、城头一线分三路沿沂河、沭河向临沂进攻;北线以第2“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指挥的第46、第73、第12军为辅助突击集团,由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博山(今淄博市博山区)、明水(今章丘)等地南下莱芜、新泰策应。另以8个整编师(军)担负陇海、津浦、胶济铁路沿线守备任务;从冀南、豫北战场抽调4个整编师(军)集结于鲁西南地区,企图阻止晋冀鲁豫野战军东援和华东野战军西撤。为了实现这一计划,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亲自到徐州部署,并派参谋总长陈诚坐镇指挥。1月31日欧震集团开始北进,采取“集中兵力、稳扎稳打、齐头并进、避免突出”的作战方针,逐步推进。2月2日李仙洲集团分两路南下,先头部队于4日占领莱芜。

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华东战场的实际情况,于1月31日指示华东野战军诱敌深入。2月4日又指出:“敌愈深进愈好,我愈打得迟愈好;只要你们不求急效,并准备于必要时放弃临沂,则此次我必能胜利。”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等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和战场实际,拟订了3个作战方案:①以第2纵队进攻白塔埠,歼灭起义后又叛变的国民党军郝鹏举第42集团军所属4个师(相当于整编旅),威胁海州,吸引欧震集团东援,寻机歼其一路。②如敌仍坚持密集推进,则将主力转移至临沂以北地区,待欧震集团北进时,再寻战机。③欧震集团北进缓慢,无战机可寻,则留1个纵队在南线迷惑敌人,主力北进寻机歼灭李仙洲集团。华东野战军指挥部一面将方案上报中央军委,一面令第2纵队于2月6~7日进攻白塔埠,一举歼灭郝鹏举部2个师,俘郝鹏举。但欧震集团不但没有东援,反而靠得更紧。此时,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了华东野战军的第三方案,并指示:对外装作打南线模样,待国民党军第12军占领莱芜,第73、第46军占领新泰、博山一线后,秘密移动全军,首先歼灭第46、第73、第12军,尔后攻占胶济铁路全线。据此,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根据李仙洲集团孤军深入,第46军已占新泰,第73军已占颜庄,第12军已占莱芜和口镇等情况,决定立即转兵北上。遂以第2、第3纵队在临沂以南,采取宽正面部署,佯装主力,摆出要与欧震集团决战的姿态,迷惑敌人;以第1、第4、第6、第7、第8纵队于2月10日夜分三路秘密北移,并令原驻胶东、渤海地区的第9、第10纵队南下博山、明水地区参战;同时,布置地方武装进逼兖州,在运河上架桥,造成主力将西进与晋冀鲁豫野战军会合的假象,以迷惑国民党军。

2月15日,南线国民党军占领临沂。蒋介石、陈诚听信其部属谎报“在临沂外围歼灭共军16个旅”,并据空军侦察到人民解放军正在运河上架桥等情况,判断华东野战军放弃临沂是“伤亡惨重,不堪再战”,严令李仙洲集团加速南进,尽快实施南北夹击计划。华东野战军在北移途中,冒严寒,踏山路,夜行晓宿,边走边动员、边准备,于19日到达莱芜周围地区,并形成对莱芜城的合围态势。

2月20日,第8、第9纵队主力在莱芜城东北和庄地区设伏,突然向由博山南下莱芜归建的第73军第77师发起进攻,战至21日拂晓将其全歼。其余各纵队于20日晚全线发起进攻,至22日上午将李仙洲集团指挥所、第73军主力及第46军包围于莱芜城内。在济南的第2“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为确保胶济铁路,令李仙洲向口镇方向突围。华东野战军采取“围三阙一、网开一面”的战法,在莱芜城以北,利用山区有利地形布设袋形伏击阵地,准备歼国民党军于突围途中。同时,将新从南线调来的第2纵队部署在蒙阴寨西北地区,防止李集团向西南逃窜;以第10、第9纵队分别位于锦阳关、博山以北地区,担负阻击由明水、张店方向可能来援之国民党军。23日晨,李仙洲指挥第73、第46军突围,由于道路狭窄,人员、马匹、车辆争相夺路,秩序混乱。此时,早已同中国共产党有联系的国民党军第46军军长韩练成,经与陈毅派来的敌军工作干部研究,决定放弃指挥,秘密脱离部队,更增加了李仙洲集团的混乱。10时,李仙洲集团先头部队进至芹村、高家洼一线,遭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顽强阻击。12时许,李仙洲集团后尾刚脱离莱芜,第4、第7纵队各一部立即占领莱芜城,抢占阵地切断其退路。与此同时,第1、第7纵队主力由西向东,第4、第8纵队主力由东向西,展开猛烈攻击,大胆穿插,分割围歼,激战至17时,将李仙洲集团大部歼灭,俘李仙洲。第73军军长韩浚率1000余人逃至口镇,会同新编第36师残部向博山方向溃逃,途中被第9纵队全歼于青石关、和庄地区。

战役期间,胶东、渤海、鲁南军区部队积极开展攻势,牵制胶济铁路沿线和鲁南的国民党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在皖北、豫东陇海铁路沿线及鲁西南地区作战,牵制当面国民党军,有力地策应了莱芜战役的进行。

此役,华东野战军伤亡8800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个“绥靖”区前进指挥所、2个军部、7个师共5.6万余人,连同南线及胶济路东段的作战,共歼国民党军7万余人。解放博山、淄川等13座县城,使渤海、鲁中、胶东解放区连成一片,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鲁南会战”计划,取得了打大规模运动战的经验。

策 划:

莫连光

陈国民

雷四平

于应华

资料整理:梁 钢

图片来源:网 络

审 核:莫连光

图书馆党总支 宣

二O二一年十五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