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延安保卫战
解放战争进行了8个月之后,国民党军战线延长、兵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1947年3月起,被迫由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和陕北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企图在战略上首先实施两翼突破,而后钳击华北。在陕北战场,国民党军集中34个旅25万余人,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部20个旅由洛川、宜川一线向北担任主攻;以西北行辕副主任马步芳、马鸿逵部12个旅由银川、同心、镇原一线向东;以晋陕绥边区总部所属第22军2个旅由榆林向南,企图围攻延安,摧毁中共中央机关、人民解放军总部,消灭陕甘宁解放区部队于黄河以西,或逼过黄河,尔后会同华北国民党军将其歼灭于黄河以东地区。此时,人民解放军在陕北战场仅有4个野战旅及3个地方旅不足3万人,且装备很差。
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充分利用陕北有利的地形条件和群众基础,诱敌深入,歼其有生力量。必要时放弃延安,采用“蘑菇战术”,牵制胡宗南集团主力于陕北战场。据此,以教导旅及警备第3旅第7团共5000余人的兵力,于延安以南临真镇、金盆湾及牛武、茶坊地区,在延安军分区独立团和民兵游击队的配合下,实施运动防御,阻击敌军的进攻;以新编第4旅及驻陕甘宁边区的晋绥军区第1纵队(辖2个旅)为预备队,配置在鄜县(今富县)西南地区待机。
3月13日,胡宗南集团整编第1、第29军共15个旅14万余人分两路北进。其第一梯队12个旅8万余人在数十架飞机的配合下,以密集队形实施多路攻击,企图3天占领延安。教导旅和警备第7团等依托既设阵地组织防御,交替掩护,节节抗击,给敌以杀伤。16日,中共中央决定,在陕甘宁解放区的各部队统归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指挥。
16日,胡宗南部进至甘泉县麻子街至金盆湾一线,随即改变战术,谨慎推进。彭德怀、习仲勋即令第1纵队、新编第4旅加入战斗。西北野战部队利用有利地形,实行积极防御,适时组织反击,并利用夜暗灵活出击,袭扰、迟滞国民党军的进攻。18日,胡宗南集团进至延安以南10千米的二十里铺、杨家畔一线;马步芳、马鸿逵集团进占盐池、庆阳等地;第22军向横山发起攻击。此时延安各机关、学校已安全转移,群众已疏散完毕。
当晚,中共中央主席兼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等撤离延安。西北野战部队经过6个昼夜激战,歼国民党军5000余人,完成了预定任务,也于19日上午主动撤出延安。此后,毛泽东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等率精悍的指挥机构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
二、三战三捷
兵不厌诈,一战青化砭
1947年3月19日毛泽东撤出延安时,充分利用敌军急于寻找我主力部队决战的心理,指示彭德怀和习仲勋派少部兵力,带上西北解放军所有部队番号的路标,佯装向安塞一带撤退,把敌人主力部队引到安塞,而我军主力6个旅则集结在青化砭待机歼敌。毛泽东的决策果然奏效,胡宗南认为我主力向安塞方向撤退,所以命令5个旅5万人的兵力向安塞追击,只派出整编第二十七师之第三十一旅(缺一个团)计3000人向青化砭搜索警戒。这时,我军正按毛泽东的指示到达预伏圈。3天过后还不见敌军到,一些人就有些着急,但彭德怀坚信毛泽东的指示不会错,敌人肯定会来的。3月25日,胡宗南的三十一旅果然进入毛泽东为其设定的预伏圈内,我军出其不意以6倍于敌的兵力发起猛烈进攻,经过1小时战斗就将其全歼,并活捉旅长李秀云、副旅长周贵昌、参谋长熊宗继。此战歼敌2000余人,取得了我军撤离延安后,与胡宗南展开“蘑菇战术”的第一场胜利。

图为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左二)、副政委习仲勋(左三)在青化砭前线。
妙算敌情,二战羊马河
青化砭一战,胡宗南丧胆丢魂,为避免再被我军各个击破,他又集中10个旅左右的兵力,采用宽正面的集团逐山跃进的办法寻我主力作战。当发现我军在蟠龙地区休整时急忙组织9个旅经瓦窑堡前来包抄合击。毛泽东仔细分析了敌情,预计前来包围合击的敌第一三五旅很可能经过瓦窑堡、蟠龙大道,我军在羊马河地区设伏就可以歼灭敌人,打破胡宗南合围我军的战役意图。据此,毛泽东在3月26日电告彭德怀、习仲勋:
(一)庆祝你们歼灭三十一旅主力之胜利。此战意义甚大,望对全体指战员传令嘉奖。
(二)一三五旅可能向青化砭方向寻找三十一旅,望准备打第二仗。
(三)毛于昨日已与中央各同志会合。
根据毛泽东寻机歼敌的指示,彭、习指挥西北野战兵团主力埋伏在瓦窑堡以南5里外至羊马河大道两侧,以精干小部队坚决抗击援敌于羊马河以南 (羊马河离瓦窑堡仅15公里)。4月14日,敌一三五旅沿瓦窑堡、蟠龙大道两侧高地南下,上午10时许进入我军包围圈。我军迅速合拢,紧缩包围圈,到下午4时,其全部被我军包围在羊马河西北高地。经过激战,我军全歼敌军4700人,活捉了旅长麦宗禹、少将参谋主任朱祖舒、少将政治部主任王文之,在西北战场首创了全歼胡宗南一个整旅的范例。
诱敌北上,三战蟠龙
羊马河伏击战大捷后,胡宗南寻我主力作战连连扑空,敌人已被掌握了毛泽东“蘑菇战术”兵法思想的我军和陕北民众磨至精疲力竭、饥饿难耐。毛泽东根据胡宗南不顾疲劳缺粮,也要将我军主力赶到黄河以东,然后封锁绥德、米脂,分兵“清剿”的作战方针,为了使敌人十分疲劳和极端缺粮,指示我后方机关佯作东渡黄河转移,又令西北野战军一部兵力诱敌北犯。不出毛泽东所料,连遭败绩的蒋介石在南京也坐不住了,他错误地判断中共中央毛泽东和西北解放军主力正在东渡黄河,随即命令胡宗南迅速沿咸 (阳) 榆 (林) 分路北进,第二十二军由榆林南下,企图夹击歼灭我军于佳县、吴堡地区,或逼其东渡黄河。胡宗南接蒋令后,遂以小部兵力固守后方补给站蟠龙镇,以主力9个旅北上绥德。
得知胡宗南主力北上后,毛泽东在4月30日起草了给彭、习的作战电报:
经过精密之侦察,确有把握,方可下决心攻击瓦窑堡或蟠龙,如无充分把握,以不打为宜,部队加紧休整,以逸待劳,准备运动中歼敌。
彭德怀收到毛泽东的电报后,于5月3日拂晓攻击蟠龙一线敌军,并将战况电告。
毛泽东接电后,立即给彭、习发电:(一)江未电悉。俘敌六百,甚慰。敌主力似在绥米地区有数天停留,至少一星期才能返抵蟠龙。我军如能在一星期内攻克蟠龙,即可保持主动。胡宗南已令张新率二十四旅一部 (可能是一个团)增援,望注意……
接到毛泽东的电报后,彭、习指挥西北野战兵团第一纵队主力、第二纵队独立第四旅、新编第四旅、三五九旅主力,于5月2日黄昏发起攻击。经过两天攻坚战,于4日午夜打下蟠龙镇,全歼守敌一六七旅及所属保安团,共计打死打伤敌人6700余人,活捉敌旅长李昆岗、副旅长涂建、参谋长柳届春,还缴获军衣4万套、面粉1.2万袋、骡马1000余匹和大量武器弹药。
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共歼敌1.4万余人,给进犯的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为彻底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和我军迅速转入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经过这几仗,也使我西北野战兵团由2.3万余人发展到4.4万余人。
陕北三战三捷,充分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同时进一步揭示了“蘑菇战术”磨乱敌人心志,使其由傲变躁、由躁而乱、乱而出错;使我军有可乘之机,在熟悉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中巧妙机动、灵活迂回,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纵横驰骋的致胜奥妙。
策 划:
莫连光
陈国民
雷四平
于应华
资料整理:梁 钢
图片来源:网 络
审 核:莫连光
图书馆党总支 宣
二O二一年六月十五日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