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湖南城市学院图书馆

知书格物,以文化人

联系我们

0737-6350926

hncu_tsg@163.com

请给我留言

请给我留言

请给我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党史教育专栏>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 学党史 铸初心 记使命 勇担当

之一一六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十六)

孟良崮战役、鲁西南战役

2021-06-16 15:46     (点击: )


IMG_256

粟裕与陈毅

IMG_256

一、孟良崮战役

国民党军重兵集团进攻鲁中山区,企图同华东野战军决战

1947年3月起,国民党军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缩短战线,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实施重点进攻,企图首先占领这两个地区。在山东战场,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在徐州设立司令部统一指挥,集中24个整编师编成3个机动兵团,采取加强纵深、密集靠拢、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战法,由南向北向鲁中山区推进。其中,第1兵团8个整编师共20个旅20万人由司令官汤恩伯指挥,是进攻的主要集团。该兵团企图首先占领沂水、坦埠一线,尔后与第2、第3兵团通力向北、向东进攻,迫使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或北渡黄河。第2“绥靖”区5个军部署在胶济铁路(青岛—济南)和津浦铁路(天津—浦口)泰安以北地区,策应3个兵团作战;第3“绥靖”区2个整编师在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枣庄为二线部队。3月下旬~4月中旬,国民党军打通了津浦铁路徐州至济南段,占领了鲁南解放区,接着向鲁中山区进攻。

华东野战军积极创造战机,决心从敌战线中央割歼一部

在国民党军发起进攻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华东野战军积极寻找战机。但由于国民党军接受了以往屡遭歼灭的教训,改变了战法,兵力集中,行动谨慎。华东野战军除4月下旬在泰安歼其整编第72师主力外,几次决心均未实现。针对上述情况,中共中央军委于5月4日指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处置甚妥。只要有耐心,总有歼敌机会。”5月6日又指示:“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据此,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于5月上旬调整部署,将主力后撤至莱芜、新泰以东地区隐蔽待机;并以准备南下华中的第2、第7纵队隐蔽集结于莒县地区,以进入鲁南的第6纵队隐蔽在平邑附近地区,待机配合主力作战。

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和顾祝同以为华东野战军后撤是攻势疲惫,无力决战,遂于5月10日下令3个兵团放胆向博山、沂水一线疾进。右翼第1兵团改变原定的稳扎稳打战法,不待第2、第3兵团统一行动,即以整编第74师为骨干,在整编第25、第83师的配合下,于5月11日自垛庄、桃墟地区进攻坦埠,企图乘隙占领沂水至蒙阴公路;另以第7军及整编第48、第65师在左右两侧担任掩护。

5月11日,陈毅、粟裕等获悉第7军、整编第48师由河阳出动,先头部队已占苗家曲、界湖,正向沂水进犯,较为暴露,准备首先歼灭该敌并视机求歼援敌。作战命令下达后,又查明汤恩伯兵团的行动计划及整编第74师正向坦埠推进,认为先歼灭整编第74师更为有利。因为整编第74师下辖第51、第57、第58旅,全部美械装备,经过美军训练,号称“五大主力”之一,歼灭该师将震撼敌军,沮丧其士气;该师处于较突出地位,与左右邻之间空隙较大,便于分割围歼;师长张灵甫自恃作战有功,骄横跋扈,与其他部队矛盾较深,如围歼该部,其他部队不会积极援助;蒙阴、沂水地区多为岩石山区,地形复杂,便于华东野战军隐蔽集结和寻隙穿插;华东野战军主力位于该师进攻正面,不需要作大的调动就可出其不意地迅速集中5倍于该师的兵力加以围歼。陈毅、粟裕等遂毅然改变决心,决定采取“猛虎掏心”战法,于12日晨作出了在敌重兵集团密集靠拢的态势下,从其战线中央割歼整编第74师的部署:以第1、第4、第6、第8、第9纵队和特种兵纵队担任主攻;以第2、第3、第7、第10纵队担任阻援;另以地方武装牵制各路援敌和在临沂及临泰公路沿线敌之后方袭扰与破坏。

围歼整编第74师于孟良崮地区

5月11~13日,整编第74师在整编第83、第25师掩护下自垛庄北进,先后占领杨家寨、佛山角、马牧池等地,准备14日攻占坦埠。13日晚,华东野战军担任迂回穿插任务的第1、第8纵队以一部兵力在整编第74师正面实施阻击,主力从其两翼寻隙向纵深揳进。第1纵队第3师攻占曹庄及其以北高地,逼近蒙阴,构成对外正面阻击整编第65师;纵队主力攻占黄斗顶山、尧山、天马山、界牌等要点,割断了整编第74师与整编第25师的联系,并歼整编第25师一部,该师大部缩回桃墟。第8纵队主力攻占桃花山、磊石山、鼻子山等要点,割断了整编第74师与整编第83师的联系;一部占领孟良崮东南的横山、老猫窝。同时,第4、第9纵队从正面发起攻击,占领黄鹿寨、佛山及马牧池、隋家店一线,扼制了整编第74师的进攻。位于鲁南敌后的第6纵队由铜石地区急速北上,于14日晨抵达垛庄西南观上、白埠地区。13日晚,整编第74师前沿据点遭到攻击时,张灵甫仍准备于14日执行攻占坦埠的计划。当14日得知天马山、马牧池、磊石山等地失守后,预感到有被围歼的危险,即仓促向孟良崮、垛庄方向撤退,并组织一部兵力进行反击。华东野战军发现整编第74师南撤,立即乘胜猛攻。担任正面攻击的第4、第9纵队经彻夜攻击,进占唐家峪子、赵家城子一线;第6纵队在第1纵队一部协同下,于15日拂晓攻占垛庄,截断了整编第74师的退路;第8纵队攻占万泉山,同第1、第6纵队打通了联系,在芦山、孟良崮地区形成了对整编第74师的四面包围。

整编第74师被包围,蒋介石、顾祝同虽感吃惊,但认为该师战斗力强,所处地形有利,已控制制高点,必能坚守;如左右邻加速增援,可造成与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的机会。因此,除令整编第74师固守待援,牵制华东野战军主力外,严令新泰的整编第11师、蒙阴的整编第65师、桃墟的整编第25师、青驼寺的整编第83师以及河阳、汤头的第7军、整编第48师等部迅速向整编第74师靠拢;并调第5军自莱芜南下,整编第20师自大汶口向蒙阴前进,企图用10个整编师的兵力在蒙阴、青驼寺地区歼灭华东野战军主力。张灵甫也认为建制尚完整,部队战斗力强,居于战线中央,会得到左右邻的积极增援,因此一面请求空投粮弹,一面调整部署,固守待援。

华东野战军指挥部鉴于蒋介石调动10个整编师的兵力来援,且多数已距孟良崮仅一两天路程,有的只有十几千米,情况十分紧急,如不能在短时间内歼灭整编第74师,将陷入10个整编师的围攻之中。为此,于15日令阻援部队坚决阻击各路援敌,令主攻部队不惜代价加速猛攻,一定要在援敌赶到之前迅速歼灭整编第74师。各部队积极开展战场鼓动工作。指战员虽连日苦战,饥饿疲劳,但战斗情绪极为高昂。

15日13时,华东野战军发起总攻,各部队从四面八方多路突击,整编第74师竭力顽抗。每一阵地均经反复争夺,有的阵地得而复失,几次易手。激战至16日上午,华东野战军攻占雕窝、芦山,整编第74师主阵地全部丢失。下午天阴云低,能见度很差,华东野战军指战员挤满了各个山头,以为整编第74师已被全歼,但在核算俘虏人数时,发现歼敌数与该师编制数相差万余人。各部队随即严密搜索,终将整编第74师及整编第83师1个团余部全歼,击毙张灵甫。

在华东野战军主力围歼整编第74师过程中,担任阻援任务的第2、第3、第7、第10纵队及鲁南、滨海等军区部队,积极牵制和阻击各路援敌。国民党军各路援军,在蒋介石、顾祝同的再三严令下虽拼力前进,有的进至距孟良崮5千米处,炮弹已能打到孟良崮,但由于遇到顽强阻击,不仅未能挽救整编第74师,而且遭到重大伤亡。

鲁中地区人民群众在国民党军进攻时,实行空舍清野,使其无法得到粮草和情报;当华东野战军出击时,纷纷返回家乡,做饭烧水,支援作战,并组织20万民工支前,为战役胜利作出了贡献。

此役,华东野战军在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密集前进的态势下,从战线中央割歼其精锐整编第74师及整编第83师1个团共3.2万余人。这一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鲁中决战”计划,对挫败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具有决定性意义,有力地配合了陕北和其他战场的作战。

IMG_256

IMG_256

二、鲁西南战役

1947年3月,国民党军由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转为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而在这两个战场之间的晋冀鲁豫战场上,兵力有所削弱,形成两头重中间轻的“哑铃形”态势,企图利用黄河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到6月间,从山东省东阿至河南省开封250千米的黄河防线上,仅有第4“绥靖”区司令官刘汝明部整编第55、第68师和地方保安团队担任防守。整编第55师师部率第29旅位于郓城、皇姑庵地区,其第74、第181旅分别位于萧皮口、鄄城地区;整编第68师师部位于菏泽,其第81、第143、第119旅分别位于东明、杜集、毕寨地区。另有整编第70师(2个旅)位于嘉祥地区机动。

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在5月下旬结束豫北攻势后,即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向中原出动、转入外线作战的既定方针,组织部队休整,做好外线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政治动员,调整组织,补充兵员和武器粮弹;颁发《敌前渡河战术指导》,进行战前训练;成立渡河指挥部,对预定渡河地段的地形、敌情、水情作详细侦察;修造船只120余艘,训练水手、船工;组织民兵、民工5万余人支援前线等。6月,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月底强渡黄河,先在鲁西南地区求歼敌军,尔后向大别山进击,在鄂豫皖边界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刘伯承、邓小平根据这一指示和国民党军设防情况,决心集中4个纵队又2个独立旅,从山东省阳谷以东张秋镇至菏泽以北临濮集150千米的8个地段上突破黄河防线,首先发起鲁西南战役,歼灭刘汝明集团,并在运动中歼灭来援之敌一部,然后向大别山挺进。其部署是: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旅于6月27日先行秘密渡河,在戴庙、蔡家庄地区接应第1纵队渡河,并配合第1、第2纵队行动;原在黄河南岸的独立第2旅在旧城集、临濮集地区接应第6纵队渡河,并配合其作战;第1纵队于魏家山、张堂等渡口渡河,在独立第1旅协同下,围歼郓城及其以北守军;第2纵队于孙口、林楼等渡口渡河,以1个旅围歼皇姑庵守敌,主力插至郓城以西协同第1纵队作战;第6纵队于李桥、于庄等渡口渡河,围歼鄄城及其西北地区守军;第3纵队为战役预备队,进至白衣阁附近,视情况随第6纵队或第2纵队渡河,扩大战果。在主力渡河的前一天,以太行、冀南、冀鲁豫军区部队各一部和豫皖苏军区部队在黄河两岸分别向当面之敌发起攻击,迷惑和牵制敌军。

6月30日夜,晋冀鲁豫野战军4个纵队共13个旅12万余人,以突然勇猛的动作,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歼敌一部。刘汝明急令整编第55师第74、第29旅退集郓城,整编第68师主力和整编第55师第181旅退守菏泽。第1纵队4个旅在独立第1旅配合下,当即包围郓城,并于7月2日攻占该城四关。其余3个纵队进至鄄城、皇姑庵地区,待机打援。对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渡过黄河,国民党军陆军总司令兼徐州司令部司令顾祝同甚为震惊,慌忙从豫北、豫皖苏边界地区抽调3个整编师又1个旅,连同整编第70师组成第2兵团增援鲁西南。该兵团司令官王敬久以第153旅进至定陶,与退守菏泽的部队组成西路;以地方团队防守曹县城;以整编第32、第66师各2个旅经金乡北上,会同整编第70师组成东路;将整编第58师及整编第66师第199旅配置在金乡作为后应。企图以整编第55师坚守郓城,吸引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城下,然后以东西两路援军向北钳击其侧后,迫其背水作战。刘伯承、邓小平识破了这一企图,立即采取攻其一点(郓城)、吸其来援(金乡)、啃其一边(定陶)、各个击破的方针,以第1纵队等部攻取郓城;以第2、第6纵队迅速从东西两路援敌之间向南,攻占定陶、曹县;以第3纵队进到定陶以东待机。7月8日晨,第1纵队攻克郓城,全歼整编第55师师部及2个旅。10日夜,第6纵队攻占定陶,全歼第153旅;第2纵队收复曹县城;第3纵队到达定陶以东地区。

7月10日,国民党援军东路整编第70师(1个半旅)、整编第32师和第66师主力,分别进至六营集、独山集、羊山集地区,由北向南摆成一字长蛇阵。晋冀鲁豫野战军当即调整部署,转兵东进。13日拂晓,第1纵队将位于六营集的整编第70师、独山集的整编第32师隔开,并切断其与羊山集整编第66师的联系。当日中午,第2纵队在谢集歼国民党军1个团,随即向东协同第3纵队包围羊山集。王敬久发觉所部被分割后举棋不定,先令北边的整编第70师和南边的整编第66师向中间的整编第32师靠拢;复令整编第32师向北接应整编第70师,再向南靠拢整编第66师。整编第32师在第1纵队追击下,师部率1个旅逃入六营集与整编第70师会合,其第139旅则被第1纵队和第6纵队一部追歼于逃往嘉祥的途中,防守嘉祥城的整编第70师一部也被迫向济宁撤逃。与此同时,第6纵队主力紧缩对六营集的包围圈。刘伯承、邓小平考虑,六营集为仅有200户人家的村庄,粮食饮水奇缺,敌军2个整编师师部和2个半旅挤在这一狭小地区内,若对其四面围攻,敌必作“困兽之斗”。因此采取“围三阙一”部署,以第1纵队在六营集以东布成袋形阵地,以第6纵队于14日20时由西向东对六营集发起猛攻。整编第32、第70师向东突围,被第1纵队全歼。

7月15日,第2、第3纵队对羊山集发起攻击,但因该处守军以羊山作依托,南侧地形低洼、积水较多,虽经两天激战,进展不大。此时,蒋介石得知整编第32师等部连续被歼和羊山集整编第66师告急等情况,于19日飞抵开封坐镇指挥,从西安、洛阳、豫北、山东、汉口等地抽调7个整编师又2个旅向鲁西南驰援。20日又令王敬久率整编第58师和第199旅,在飞机、坦克掩护下由金乡北上,以解羊山集之围。刘伯承、邓小平为争取先机之利,以独立第1、第2旅进至万福河阻援,将第199旅和由羊山集出来接应的1个团全歼。接着,集中第2、第3、第6纵队于27日对羊山集发起总攻,战至28日晚,全歼整编第66师师部及2个旅。

鲁西南战役,晋冀鲁豫野战军采取南北牵制,宽正面、多地段的突然强渡黄河,积极创造与捕捉战机,调动敌军就范,把攻城与野战、分割与围歼相结合,创造了以15个旅的兵力歼敌4个整编师共9个半旅约6万人的战绩,从而打乱了国民党军在南部战线的战略部署,开辟了进军大别山的道路,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策 划:

莫连光

陈国民

雷四平

于应华

资料整理:梁 钢

图片来源:网 络

审 核:莫连光

图书馆党总支 宣

二O二一年十六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