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湖南城市学院图书馆

知书格物,以文化人

联系我们

0737-6350926

hncu_tsg@163.com

请给我留言

请给我留言

请给我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党史教育专栏>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 学党史 铸初心 记使命 勇担当

之一二六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二十六)

华东战场之福州战役、漳厦金战役、金门战役、舟山群岛战役

 

2021-06-18 14:24     (点击: )

 

IMG_256

一、福州战役

1949年4~5月间,人民解放军举行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和苏南、皖南、浙西、赣东北、闽北等广大地区。败退的国民党军以第6、第8、第22兵团10个军27个师约12万人,在福州、厦门、漳州和福建沿海地区布防,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向闽中、闽南推进,以屏障台湾。

福州为福建省省会,地处闽江下游,毗连重要军港马尾,闽江横贯市区南部,北部、东部有大、小北岭和鼓岭为屏障。国民党福州“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第6兵团司令官李延年率5个军13个师约6万人驻守福州地区。7月,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到福州,布置增修工事,调整兵力,加强防御。其部署是:以第106军驻防市区;以第96、第25军及独立第37师为左翼,防守雪峰、大湖和闽清至徐家村闽江两岸,控制福(州)古(田)公路;以第74军为右翼,防守罗源、连江、琯头沿海一线;以第73军驻防福清、平潭岛;以独立第50师扼守大、小北岭;以从台湾调来第201师1个团增防马尾,保障闽江口水道安全。企图将人民解放军阻于闽清、罗源以北,守住福州。如防线被突破,即以逐次抵抗手段退据海岛,或沿陆路南撤漳州、厦门。

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辖第28、第29、第31军,共13万人)在上海战役后奉命进军福建。该兵团在苏州、常熟、嘉兴地区进行准备,深入动员教育,整顿和充实组织;并派400余人的先遣队先期入闽,在地方党和人民解放军闽浙赣边纵队(万余人)的配合下,侦察敌情,筹集粮草,抢修道路,以保障主力部队开进。中共中央华东局还抽调了600余名干部和2000多名知识青年随军南下。1949年7月2日第10兵团开始南下,月底抵达尤溪、古田、建瓯、南平地区集结,并进行山地作战训练。兵团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韦国清根据敌情,决心对福州采取钳形攻击,首先断其陆、海退路,尔后会歼被围之敌。部署是:以第29军从右翼远程迂回,揳入福州守军侧后,攻取福(州)厦(门)公路要点宏路、福清、长乐,断敌陆上逃路;以第31军从左翼迂回,攻占丹阳、连江、马尾,控制闽江下游,断敌海上逃路;以第28军进行正面突击,其中2个师由闽江北岸进逼福州,1个师沿闽江南岸东进,策应第29军行动,并防敌南北夹击。若守军退马尾、长乐,从小路外逃,则第28军速占福州,并继续向东追击;倘守军越闽江南撤,则第29军坚决予以阻击,第28、第31军跟踪追击。7月23日,第三野战军批准了第10兵团的上述决心,并决定调第7兵团第21军第63师归第31军指挥,夺占宁德、罗源,保障该军侧后安全。

战役原定8月15日发起,因发现福州外围守军有收缩迹象,遂提前发起攻击。8月6日,第10兵团各部队在闽浙赣边纵队一部兵力配合下,隐蔽地向战场开进。右翼第29军于11日袭占永泰城,其守军第73军一部400人东逃平潭岛。17日,第29军迂回到福州东南,占领长乐,控制营前、尚干、琯口等地,逼近市区。左翼第31军于11日占领三都澳,13日攻占丹阳,14日全歼丹阳逃敌。后兵分三路,1个师向连江攻击,1个师直插闽江北岸要点闽安镇,1个师进逼大北岭,控制了10千米江面,并占领罗源城。16日攻克连江城和琯头,守军第74军残部经琅岐岛逃往平潭岛。同日,第31军攻克马尾港,进占大北岭。担任正面突击的第28军于14日攻占闽江北岸的祥溪口、大坪、下局等要点;15日占领闽清城和雪峰、大湖、江洋店,后以2个师沿闽江两岸追歼逃敌,1个师向小北岭进击;16日攻占徐家村、小北岭,逼近西郊的中房和北郊的新店。至此,第10兵团对福州达成了合围,并从东、西、北三面逼近市区。16日晚,朱绍良、李延年乘飞机逃跑,国民党军一部在南台掩护,大部弃城抢渡乌龙江南逃。17日晨,第10兵团攻占福州市区后,留一部兵力担任警备任务,主力追击逃敌。至23日,除第96军一部逃往漳厦地区外,其余均被歼灭于福清、永泰以北和乌龙江以南地区。此役,第10兵团以伤亡1700余人的代价,共歼灭国民党军4万人,解放了福州市和周围县城9座及军港马尾,为迅速解放福建全省创造了有利条件。

IMG_256

二、漳厦金战役

1949年8月下旬福州解放后,国民党军为固守以漳州、厦门、金门岛为重点的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以屏障台湾,由福建省政府主席兼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厦门分署主任汤恩伯统一指挥改编后的第8、第12、第22兵团约8万人,在闽南组织防御:将第73、第74军余部合编为1个师驻守平潭岛,以第8兵团第68、第96军残部防守漳州地区,以第55军及第5军第166师驻守厦门岛及嵩屿、集美、澳头等外围阵地,以第22兵团第5军主力和第9、第121、第25军(留厦门1个团)及空军警备第2旅缩编成的第5、第25军和台湾调来的第201师(欠1个团)驻守金门岛。

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韦国清根据当面敌情,决定首先攻歼漳州地区及金门、厦门岛外围守军,扫清南下的海陆通道,尔后同时攻取金、厦两岛。其部署是:以第31军攻取漳州;以第29军一部攻取厦门以北澳头、集美,尔后以第31军会同第29军主力攻取厦门;以第28、第29军各一部攻取金门岛。

9月10日前后,第10兵团主力由福州、福清南下泉州、安溪地区,稍作准备后即发起漳厦金战役。19日,第31军2个师分别攻占同安、长泰、南靖等城镇,漳州守军畏歼东逃,该2个师跟踪追击,至22日攻占海澄、漳浦、屿子尾等地;另1个师于20日沿漳(州)厦(门)公路南下,25日攻占嵩屿半岛。第29军于19~23日先后攻占马巷、刘五店、沃头、集美等要点,控制了夺取厦门岛的有利阵地。28日,第28军主力到达厦门东北石林地区集结。闽粤赣边纵队也攻占平和、漳浦等城镇。形成了对厦门岛三面包围之势。

厦门岛是东南地区的重要军港和商埠。国民党军以第55军第74、第181师驻守北半岛,以第29师驻守市区和鼓浪屿,以第166师及第68、第96军残部位于南半岛。第10兵团遵照第三野战军关于首先攻取厦门的指示,决定集中第31军及第29军2个师先攻取厦门岛,尔后转兵会同第28军攻取金门岛。其部署是:以第31军在鼓浪屿至石湖山地段登陆突破,以第29军2个师在神山至钟宅地段登陆突破,先歼灭北半岛守军,尔后歼灭南半岛守军。为了迷惑守军,10月10~13日,第28、第29军各1个团先后攻歼大、小嶝岛守军3个多团。第31军乘机于10月15日下午对鼓浪屿发起炮击,登陆部队随后搭乘木帆船陆续起渡。第一梯队左翼2个团对鼓浪屿的攻击,因风向不利,仅少数部队登陆,遭国民党军火力杀伤和落水;右翼1个团在厦门本岛石湖山、薛厝地段登陆,少数班排遭国民党军火力夹击受挫。至16日晨约1个团登陆成功,在击退守军数次反击后,向园山方向扩大登陆场。第29军第一梯队3个团15日夜在神山、后莲尾、墩上登陆突破,抢占并巩固了登陆场,击退守军数次反击,乘胜向坑园山、园山方向扩大登陆场。16日中午,第31军攻占湖里、圹边;第29军攻占园山、枋湖。第10兵团领导人得悉守军开始撤逃,即令各登陆部队大胆穿插分割,追歼逃敌。第29军直插云顶岩、曾厝按、黄厝;第31军直插厦门市区。17日晨,第31军1个营再次攻击鼓浪屿,登陆成功,守军投降。至11时解放厦门全岛,歼守军2.7万余人,其第166师逃往小金门。

金门岛(含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位于厦门以东海域,距厦门岛1.8海里。厦门守军被歼灭后,汤恩伯调兵增防金门,以第22兵团部及第201师驻守金门城及附近地区,第25军第45师驻守西半岛,第40师及刚由潮汕地区撤出的第11师驻守东半岛,第18军位于料罗湾附近地区,守军共4万余人。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以第28军及第29军各一部共7个团的兵力,在第28军指挥下担任攻取大金门岛的任务,另以第31军夺取小金门岛。此时已筹集到可运载3个团的民船,预计第一波运送3个主力团上岛,船只当夜返回,第二波再运送2个团上岛,趁敌援兵未到或到后立足未稳时发起攻击。故决定集中使用船只,先夺取大金门岛,后夺取小金门岛。10月24日夜,第一梯队3个团又1个营起渡,25日分别在古宁头、垅口、湖尾等地登陆突破。登陆部队除古宁头留有一部兵力外,余均未派部队巩固滩头阵地,即向纵深猛插;输送船只因落潮搁浅未能返航。25日晨,守军在海空军火力支援和坦克掩护下向登陆部队发起连续反扑,并以空军、炮兵火力将滩头船只全部摧毁,封闭了突破口。登陆部队苦战1昼夜,至26日晨,先后攻占林厝、埔头、双乳山等地,歼守军一部。但因兵力不足,缺乏统一指挥,被守军各个击破。第10兵团即紧急动员船只,运送4个连于26日凌晨在古宁头、湖尾附近登陆,又陷入守军重围。登陆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临危不惧,英勇战斗。至28日,终因寡不敌众,后援不继,弹尽粮绝,难以挽回局面。两批登陆部队连同船工共9000余人,一部牺牲,一部被俘。

漳厦金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近5万余人,解放了福建省南部大陆和除金门、马祖、东山等岛以外的全部沿海岛屿,为巩固海防,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金门岛登陆作战受挫,为尔后渡海登陆作战提供了经验教训。

IMG_256

三、金门战役

金门战役,是解放战争末期发生于福建省金门岛的一场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方面称金门战斗、金门登陆战;台湾方面称古宁头战役、古宁头大捷或金门保卫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7月上旬入闽,由第三野战军(三野)第十兵团负责。第十兵团司令为叶飞,先后发动福州战役、平潭岛战役、漳州战役、厦门战役和金门战役等。

10月15日,解放军渡海发动厦门战役,先佯攻鼓浪屿,成功吸引国军注意力,造成国军判断失误。之后,解放军分数路成功登陆厦门,击败守岛国军。10月17日,国军福州绥靖公署代主任兼福建省政府主席汤恩伯弃守厦门,解放军成功占领该地。在粟裕授意下,叶飞将属下第32军船只分发给第28军,决定集中船只进攻金门,但鉴于船只数量不足,日期一再延后。10月24日晚,终于决定下令渡海,进攻大金门。登岛解放军在岛上战斗三昼夜,共毙伤国民党军9500余人,登岛部队共3个多团9086人(内有船工、民夫等350人)大部分壮烈牺牲,余部被俘。这是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一次重大损失 。

解放军虽然很看重金门战役的教训,但并没有将其视为重要战役。金门战役结束后,解放军仅用两个月就消灭了败退西南的国军,东南沿海岛屿也被吸取了经验教训的解放军逐步夺取。金门战役半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解放了海南岛。

IMG_256

四、舟山群岛战役

舟山群岛位于杭州湾外东海,是南北海上交通的要冲,宁沪杭地区的屏障。除舟山本岛外,还有岱山、长涂、普陀、桃花、六横、登步、金塘、大榭等40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1949年夏,上海市和浙江省大陆解放后,国民党军第75、第87军和暂编第1军等共10个师约6万人退据舟山群岛,由舟山防卫司令部司令石觉(后改为东南军政长官公署舟山指挥部,郭忏任主任)统一指挥,企图对上海、杭州地区实行海上封锁,并屏障台湾。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奉命以第22军并指挥第21军第61师共4个师4万余人,采取逐岛攻占方针,解放舟山群岛。

8月18日晚,渡海登陆部队分三路向舟山外围岛屿发起进攻。第22军一部于19日晨攻占大榭岛,歼守军近2个团。25日占领梅山岛。10月3~5日攻占金塘岛,歼守军大部。此时,佛渡、六横、虾峙等岛守军慑于被歼,仓皇撤逃。第21军第61师旋即进占佛渡等岛,并于18日晚攻占桃花岛,全歼守军。11月3日,向登步岛发起攻击。国民党军4个团在海空军配合下增援登步岛。第61师登陆部队因后续梯队未能跟上,兵力较弱,伤亡较大,于11月5日奉命撤出战斗。至此,已攻占舟山外围岛屿30多个,取得了渡海作战经验,夺取了前进阵地,为进攻舟山本岛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战期间,国民党军陆续从台湾、金门等地调兵增援,使舟山本岛总兵力达5个军,连同海、空军及特种部队约12万人。国民党军加筑工事,抢修机场,企图固守。1950年4月,第三野战军为保证战役全胜,决定增至6个军和特种兵纵队炮兵一部参战,组成南、北两个集团,分由第7、第9兵团指挥,并延长了进攻舟山本岛的准备时间。各参战部队筹集船只,进行渡海登陆训练。在进攻舟山本岛作战即将发起之际,国民党军鉴于海南岛已失,为集中兵力确保台湾,遂于5月13日开始将据守舟山的部队秘密撤退。16日,第三野战军即令第21、第22、第23军渡海登岛,追歼逃敌,相继占领定海、朱家尖、岱山、普陀山、长涂山等岛,至19日舟山群岛全部解放。此役,共歼国民党军8850余人。舟山群岛的解放,打破了国民党军对长江口的封锁,对建设上海和巩固浙东海防具有重要意义。

策 划:

莫连光

陈国民

雷四平

于应华

资料整理:梁 钢

图片来源:网 络

审 核:莫连光

图书馆党总支 宣

二O二一年十八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