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湖南城市学院图书馆

知书格物,以文化人

联系我们

0737-6350926

hncu_tsg@163.com

请给我留言

请给我留言

请给我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党史教育专栏>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 学党史 铸初心 记使命 勇担当

之一二八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二十八)

中南战场之宜沙战役、湘赣战役、衡宝战役、广东战役

2021-06-21 14:30     (点击: )

IMG_256

一、宜沙战役

1949年5月初,国民党军湘鄂边区“绥靖”司令官宋希濂部4个军及保安团队共约10万人布防于湖北省秭归至郝穴间长江两岸,重点在宜昌、沙市(今属荆州),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由此渡江。

5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进至襄阳、樊城(今属襄阳)、天门地区休整,作歼灭宋希濂集团的准备。

7月初,宋希濂集团一部兵力由宜昌前出远安、当阳,掩护兵站抢运存粮。6日,第13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所属第38、第47、第49军和配属的第39军及湖北军区独立第1、第2师共约25万人,乘机发起宜沙战役,首先分路向远安、当阳地区前进,准备包围前出至远安、当阳地区的国民党军,诱其主力增援予以围歼。

9日战役发起,国民党军迅即向宜昌撤退。

第13兵团当即展开追击与截击。

12日,第47军和第38军一部从东、西、北三面猛攻宜昌;

第38军主力由宜昌东南古老背渡江,拟迂回至宜昌对岸切断国民党军退路;

第49军于15日攻占沙市、江陵(今属荆州)。宋希濂急令宜昌守军向湘鄂西部山区撤退。

第13兵团于16日解放宜昌,并以主力渡江追击,歼国民党军后尾一部。18日战役结束。

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1.5万余人,解放鄂湘两省17个县市,打开了南进湘西的大门,切断了宋希濂集团与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集团的联系。

IMG_256

二、湘赣战役

1949年5月初武汉解放前夕,国民党军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集团由武汉、九江一线撤至湖南、江西省西部,其中以第3、第10兵团共7个军约15万人部署于岳阳、长沙和萍乡、宜春、上高地区,企图迟滞中国人民解放军南进。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第二政治委员邓子恢指挥集结于鄂东南、赣西北和赣江中游东岸地区的所属第12、第15兵团和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共10个军约43万人发起湘赣战役,决心歼灭白崇禧集团一部。7月8日,第15兵团一部奔袭奉新、高安,计划包围突出于该地区的白崇禧集团第176师,诱歼援敌。但该师已先期撤退,第15兵团即向西追击;同时,第12兵团经通城,第4兵团渡赣江取捷径直插醴陵、萍乡,对白崇禧集团实施两翼迂回。10日,第四野战军发现白崇禧集团一部停留于上高、宜丰地区,即令第15兵团停止追击,令第4、第12兵团加速向其两翼迂回。白崇禧发觉人民解放军以重兵向其侧后迂回,于13日下令全线向攸县、茶陵地区撤退。第四野战军各部队随即展开多路追击,歼其后尾一部。时值酷暑,病员甚多,各部队遂于19日停止追击,转入休整。此役,歼灭国民党军4600余人,解放赣西及湘东22座县城。

IMG_256

三、衡宝战役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主力和第二野战军一部挺进到江西省南部和湖南省东北部地区。国民党军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集团被迫调整部署,其主力5个兵团12个军共20万余人退据湘南的衡阳、宝庆(今邵阳)公路两侧及粤汉铁路(广州—武昌)的衡山至乐昌一线,与华南军政长官余汉谋集团组织“湘粤联合防线”,企图在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集团呼应下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战况不利时再退向广西、海南岛或贵州、云南或逃往国外。

为歼灭白崇禧集团,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第二政治委员邓子恢遵照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关于对白崇禧集团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的方针和部署,统一指挥第四野战军第12、第13、第15兵团和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分成中、西、东三路进军华南,同时发起衡宝战役和广东战役。参加衡宝战役的中、西两路军共约40万人。中路军以第12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指挥第40、第41、第45、第46军和第13兵团第49军组成,向衡宝地区白崇禧集团主力正面攻击,求歼其一部,而后第46、第49军留置湖南,其余3个军进军广西,配合东路军、西路军围歼白崇禧集团。第二野战军第18军暂归第12兵团指挥,配合中路军作战。西路军以第13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指挥第38、第39军组成,由常德取道沅陵攻取芷江,而后沿湘黔桂边进军桂西,切断白崇禧集团西逃云、贵的道路,完成右翼战略迂回任务。另以第13兵团第47军和湖北军区独立师留置湘西北永顺、大庸以南地区,牵制宋希濂集团,保障第四野战军南进部队的翼侧安全,并掩护第二野战军主力西进四川前的集结。此外,以经湘准备入川的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部指挥第16、第17军集结于常德、邵阳一线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协同中路军作战。同时,以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指挥第4、第15兵团和两广纵队组成东路军,发起广东战役,歼灭余汉谋集团,封闭白崇禧集团的海上退路,并由第4兵团插向广东西部、广西南部,完成左翼战略迂回任务。

9月13日起,西路军主力沿常德至芷江公路南进,至10月5日解放沅陵、泸溪、溆浦、辰溪、怀化、芷江、黔阳、会同等地,歼国民党军第103军一部,其第17兵团部与第100军主力从芷江南逃。至此,人民解放军从右翼突破国民党军“湘粤联合防线”,切断了白崇禧集团主力退往云、贵的道路。

中路军于9月中、下旬先后西渡湘江,集结于衡宝以北娄底至湘乡一线。10月2日,以主力分路向青树坪、永丰、白果市等地展开正面攻击,突破守军第一线阵地,守军第71军后撤。第12兵团遂派部队向敌后穿插,防其主力南逃。3~4日,白崇禧发觉人民解放军主力南下,急从乐昌、耒阳、郴县(今郴州)等地调第46、第48、第97军等部北上加强衡宝防线,企图会同原在该线的第7军及第1兵团迟滞人民解放军南进。第四野战军领导人判断,白崇禧集中主力似有在衡宝一线反击的企图,遂于5日令已进至衡宝线以北的中路军主力在现地停止待命;令西路军停止南进,由黔阳、芷江折向宝庆、祁阳之间地区;令第46、第18军西进耒阳、常宁;令预备队第16、第17军向衡阳以北渣江地区机动。准备在衡宝地区迎战白崇禧集团主力反击。

5日晚,中路军主力停止于衡宝线以北待命;而第45军第135师在急行军中未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已楔入宝庆东南灵官殿地区白崇禧集团防御纵深,对其侧后造成严重威胁。此时,东、西两路军已分别逼近曲江(今韶关)、靖县(今靖州),威胁广州、桂林。白崇禧即于6日午夜令所属主力向广西方向撤退,改守湘南新宁、零陵、新田、嘉禾一线。在衡宝地区仅留第14军第10、第62师等部于桃花坪、宝庆间警戒,掩护主力撤退。7日晨,第四野战军发现白崇禧集团已全线收缩,即令第135师在灵官殿地区坚决进行阻击;中路军疾速向武冈、白地市、水东江追击;西路军迅速占领武冈、洞口一线,堵击退却的白崇禧集团;第46、第18军和第5兵团主力向衡阳、零陵、宝庆地区疾进。楔入灵官殿地区的第135师,连日英勇抗击数倍于己之国民党军的多次攻击,有力地扼阻了第7军等部的撤退。8日,中路军各部向白崇禧集团压缩攻击。9日,将白崇禧集团第7军军部及其所属第171、第172师和第48军第138、第176师等4个精锐师合围于祁阳以北白地市、黄土铺地区。10日,集中第46、第41、第45、第49军从东、北、西三面展开向心攻击,激战至11日上午,除1个团逃跑外,将其4个精锐师全部歼灭。西路军于10日攻占武冈,11日解放宝庆。留在湘西北的第47军等部,于14日发起进攻宋希濂集团第122军作战,16日解放大庸(今张家界市)、桑植,湘西全部解放。此时,白崇禧集团大部已逃至广西。中路军于祁阳地区停止前进,战役结束。

衡宝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向中南进军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之一,历时34天,歼灭国民党军3个军部、5个整师共4.7万余人,解放县城24座,为而后第四野战军主力进军广西全歼白崇禧集团和第二野战军经湘西进军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IMG_256

四、广东战役

1949年2~4月,国民党政府陆续由南京迁广州。8月,人民解放军解放江西省全境,准备向广东省进军。此时,在广东大陆的国民党军有第21兵团和自闽、赣逃粤的第12、第4兵团共11个军,连同保安部队约15万人,在国民党华南军政长官余汉谋指挥下,依照其国防部关于“巩固粤北,确保广州”的指令,以第21、第4兵团共7个军沿粤汉铁路(广州—武昌)曲江(今韶关)至广州一线设防,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入粤。其部署是:第39、第63军位于曲江、南雄、始兴地区,第23、第70军位于翁源、英德、清远地区,第32、第50军位于增城、从化、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地区,第109军等部防守广州市。另以第12兵团第10、第18军于潮安、汕头地区策应粤北和广州,第62、第64军于湛江、海南岛,保持其通往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退路。

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解放华南的统一部署,决定以所属第15兵团、两广纵队和配属的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共22万人,由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统一指挥,在广东大陆的人民解放军各游击纵队配合下,于第四野战军主力举行衡宝战役的同时,发起广东战役。9月7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受华中局领导)第一书记叶剑英和陈赓在江西赣州主持召开作战会议,进一步研究了解放广东的作战计划。9月29日,作出分三路挺进广东的部署:右路第4兵团部率第13、第14、第15军先夺取曲江,而后主力沿北江西侧和粤汉铁路南下,一部出三水,从西及西北面合围广州;中路第15兵团部率第43、第44军先占领翁源,而后主力经佛冈、从化、花县直插广州,一部出增城,截断广九铁路(广州—香港九龙),从东及东北面合围广州;左路两广纵队和粤赣湘边纵队、粤中纵队以部分兵力切断广州与潮汕国民党军的联系,主力沿东江两岸进至虎门地区,从南面合围广州。参战部队于9月底进至粤赣湘边境地区集结。

10月2日战役开始。第4兵团3个军合击曲江,守军慌忙南撤。第4兵团7日占领曲江后,主力即向广州追击,9日攻占英德。第15兵团2个军分别从江西南康、信丰向广州推进,6日占领翁源,9日进至新丰。同日,两广纵队与粤赣湘边纵队沿龙川、河源、惠州向广州以南挺进。此时,余汉谋急忙将南撤的第39军配置于佛冈、源潭地区,与位于从化地区的第50军和位于增城地区的第109军一起,在广州以北和东北100余千米的正面上,重新部署保卫广州的“最后防线”。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军展开猛烈进击。11日,第15军攻占连江口,第43军攻占佛冈。12日,第44军占领从化。13日,第14军占领清远,第15军占领源潭,第43军占领花县,第44军占领增城。至此,余汉谋集团的“最后防线”全面崩溃,国民党政府仓皇撤逃重庆。余汉谋集团一部乘船从珠江口撤往海南岛,大部向粤西溃退。14日,人民解放军第15兵团占领广州。

在人民解放军从北面和东北面逼近广州时,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于10月12日电示:不使广州敌向广西集中。据此,第4兵团当即决定不停留地跟踪追击西逃的国民党军。15日,第14军占领三水,第15军占领佛山。16日,第14军占领四会、高要。17日,陈赓获悉国民党军除第63、第109军已西逃粤桂边境外,第4、第21兵团及第39军向阳江方向溃逃,即令第14军3个师、第15军2个师和第13军1个师分三路向阳江方向追击。西路由高要经新兴迂回至阳江西侧;东路由佛山经鹤山、台山直插阳江;中路由三水经高明、恩平直逼阳江。要求各部队在粤中纵队配合下,大胆、高速地平行追击和超越追击,从撤逃的国民党军两翼前出,断其退路,达成合围。同时,令第13军主力向茂名(今高州)前进。第4兵团指战员为追上相距100千米以外的国民党军,不顾疲劳,昼夜兼程,途中歼国民党第4兵团部、第39、第70军各一部及暂编第3纵队全部,迫使第39军第91、第103师和保安第3、第4师投诚。至24日,将第21兵团部和第23、第50、第70军及第39军残部等共约4万人包围于阳江地区。25日,国民党军多次沿阳江至电白公路向雷州半岛突围未逞,被压缩在阳江西南之白沙圩至平冈圩东西约5千米、南北约10千米的狭小地域内。26日拂晓,第4兵团发起攻击,战至12时,全歼被围的国民党军,取得阳江围歼战的胜利。在此期间,驻守江门的国民党军第4巡防联合舰队500余人并舰艇11艘起义;潮汕地区国民党军第12兵团乘船从海上向金门和台湾撤退。闽粤赣边纵队解放汕头市。至11月4日,第13军在粤桂边纵队配合下占领罗定、茂名、信宜、廉江等地,封闭了白崇禧集团由广西向雷州半岛和海南岛撤退的道路,战役结束。

是役历时3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1700余人,歼灭国民党军余汉谋集团主力6.2万余人,其中生俘4.1万人,将官17人,解放了除钦州、合浦(今均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和雷州半岛以外的广东大陆,解放县城38座,为而后解放广西和海南岛,为最后全歼白崇禧集团创造了有利条件。

策 划:

莫连光

陈国民

雷四平

于应华

资料整理:梁 钢

图片来源:网 络

审 核:莫连光

图书馆党总支 宣

二O二一年二十一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