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湖南城市学院图书馆

知书格物,以文化人

联系我们

0737-6350926

hncu_tsg@163.com

请给我留言

请给我留言

请给我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党史教育专栏>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 学党史 铸初心 记使命 勇担当

之一二九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二十九)

中南战场之鄂西战役、广西战役、博白战役、海南岛战役

2021-06-21 14:31     (点击: )

IMG_256

一、鄂西战役

1949年7月,从湖北省宜昌、沙市(今属荆州)地区败退巴东、五峰、恩施、龙山地区的国民党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所部第14、第20兵团共6个军约10万人,依托鄂西和湘西北山区有利地形构筑防线,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入川。

10月中旬,衡宝战役结束后,第四野战军主力集结湘西南,准备发起广西战役;第二野战军第3、第5兵团集结湘西,准备进军贵州、四川。第四野战军为保障主力进军广西的侧后安全,并配合第二野战军西进四川,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决定以3个军另2个独立师会同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2个军,共约20万人发起鄂西战役,求歼宋希濂集团主力。部队分为左右两路:第50军和第42军第124、第155师及湖北军区独立第1、第2师为右路军,由湖北军区副司令员王宏坤指挥;第3兵团第11、第12军和第四野战军第47军(欠1个师)为左路军,由第3兵团司令员陈锡联、政治委员谢富治指挥。

10月28日,右路军主力分别由宜昌、秭归等地渡过长江,向巴东以南的野花坪、野三关一线国民党军攻击,歼其一部。此时,宋希濂以为人民解放军右路军兵力不大,防御阵地不会被突破,遂向湖南龙山地区调集3个军,企图打击位于永顺以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左路第11、第47军,以阻止其西出四川黔江。人民解放军乘国民党军南调之机,全线展开猛烈进攻。右路军主力相继攻占建始、恩施,直指咸丰;左路军一部攻占永绥、秀山,一部直指龙山、来凤,对宋希濂集团形成南北钳击之势。宋希濂遂放弃进攻左路军的计划,于11月8日下令全线西撤。人民解放军立即发起追击。右路军主力11日在咸丰、鹤峰地区截住其西逃的4个师,经连日激战,至19日将其全歼。左路第47军在白涛全歼其第14兵团部,俘兵团司令官钟彬。25日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4万余人,从东面打开了进军四川的门户,并将国民党军的“西南联合防线”拦腰斩断,有力配合了广西战役。

IMG_256

二、广西战役

1949年10月,国民党军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集团在衡宝战役中受到重创后由湖南省退入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恢复番号和补充人员,其兵力有5个兵团12个军约15万人,连同10月下旬由广东逃到粤桂边界地区的华南军政长官余汉谋集团残部,共约20万人,另有地方武装约10万人,企图以桂林为中心,沿湘桂铁路(衡阳—柳州)及其两侧组织防御,以“确保左右两江,增援黔省,屏障昆明,及支援雷、琼”。其部署是:第1、第10兵团位于桂林及其以北地区,沿湘桂铁路多层设防;第17兵团位于湘西南靖县、通道地区;第3、第11兵团位于桂东北龙虎关、阳朔、荔浦和梧州地区;余汉谋集团残部据守钦州、合浦(今均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和雷州半岛。为歼灭白崇禧集团,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决心以所部第12、第13兵团和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共9个军及滇桂黔边纵队、粤桂边纵队等共40万余人,分三路向广西挺进:西路军第13兵团部率第38、第39军由湘西南直插百色、果德(今平果),切断白崇禧集团入滇退路;南路军第4兵团部率第13、第14、第15军和由粤西进至郁林(今玉林)、博白一线,阻止白崇禧集团经雷州半岛退海南岛,而后向南宁或钦州方向发展,与西路军达成钳形合围态势;北路军第12兵团部率第40、第41、第45军,待西、南两路军切断白崇禧集团退路后,由湘桂边界地区南下,协同西、南两路军歼灭白崇禧集团于广西境内。另以第49军沿湘桂铁路两侧跟进,担负剿匪和维护交通的任务。

11月6日,西路军从湘西南洞口、武冈出发,于10日攻占靖县(今靖州)、通道,国民党军第17兵团仓皇西逃。西路军展开追击,攻占黔东南榕江、从江等地,于15日楔入桂北。北路军一部于10日袭占全州后,主力相继进至湘西南新宁、东安、江永等地。南路军第13军在广东战役后已进至廉江、茂名(今高州)地区,第14、第15军和第43军分别于10日和15日向廉江至信宜一线前进。此时,进军西南的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主力已突破国民党军川黔防线,逼近贵阳。白崇禧在处境孤立、西逃无望的情况下,决定乘人民解放军西、北两路军尚未深入桂境之机,以其主力第3、第11兵团共5个军南下郁林、容县、岑溪,发动“南线攻势”,企图在余汉谋集团残部的配合下,夹击人民解放军南路军,进而控制雷州半岛,打通逃往海南岛的道路。第四野战军决定举行粤桂边围歼战,就势歼灭国民党军第3、第11兵团。遂调整部署:令南路军以一部兵力在廉江至信宜一线阻击国民党军,主力待机出击;北路军及西路军第39军南下桂林、荔浦、梧州及柳州,攻击国民党军侧后;西路军第38军继续挺进百色;调第43军西进参战,以加强南翼。11月24日,国民党军第3、第11兵团向廉江、茂名、信宜一线发起进攻,遭到人民解放军南路军的顽强阻击。27日,南路军主力发起反击,并乘胜追击。第43军接连攻占容县、北流、郁林,歼第11兵团大部。30日夜,该军一部突入博白县城,全歼第3兵团部,俘华中军政副长官兼第3兵团司令官张淦。第4兵团主力于30日占领陆川后,与第43军共同将国民党军第3兵团所属3个军合围于陆川、博白地区,经两天激战,将其大部歼灭。在此期间,余汉谋以一部兵力于29日乘隙袭占廉江,第4兵团所属第13军主力回师反击,歼其一部,其余逃往海南岛,粤桂边纵队乘胜解放雷州半岛。为配合南路军作战,北路军和西路军第39军分别由湘桂边界地区和桂北南下,迫国民党军第1、第10、第17兵团纷纷南逃。至12月1日,北路军和西路军解放广西省省会桂林,进至东兰、上林、武宣、梧州一线,追歼国民党军一部。其余国民党军逃向南宁、钦州、防城,白崇禧逃往海南岛。

为全歼白崇禧集团于广西境内,第四野战军决定:除第41、第15军留容县、博白地区清剿溃散的国民党军,第38军迅速南下百色外,其余部队对国民党军发起迅猛追击。12月2日,南路军由廉江、博白西进,在钦州以东将余汉谋部第63军残部歼灭,进逼钦州,国民党军第10兵团撤离钦州西逃。第13军即向防城、东兴进击。第14军于6日包围了刚由南宁退到钦州的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机关及直属队,战至次日晨,将其全歼。北路军相继攻占灵山、横县等地。7日晨,第40、第45、第43、第14军各一部追至钦州以北地区,将国民党军第10、第11兵团残部和交警总队等部包围,并于当日将其歼灭。西路军第39军于4日解放南宁,第38军于5日解放百色。

至此,白崇禧集团主力已被歼灭,其第1、第17兵团残部向中国和越南边境地区逃窜。人民解放军第39、第13军和第43军1个师跟踪追击,8日占领防城,11日占领镇南关(今友谊关),14日占领等浪(今峙浪)。国民党军除约2万人逃入越南外,余均被歼,战役结束。

此役,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密切协同,贯彻远距离包围迂回的作战方针,实现了在广西境内歼灭白崇禧集团的计划,共歼灭国民党军17.3万余人,其中俘15.7万人,解放了广西全省和广东省钦州(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雷州半岛等地区,为而后解放云南省和海南岛创造了有利条件。

IMG_256三、博白战役

白崇禧的南线攻势被挫败后,其第3、第11兵团迅速后撤,解放军南路军于11月27日晚发起追击。30日下午,第43军得悉白崇禧部第3兵团部还在博白城内,即以两个团兵力奔袭博白城,当日20时进抵博白城郊,继而由东、北两门攻入城内,经巷战,将第3兵团部所在地图书馆大院包围,至22时30分攻入大院,歼灭兵团指挥部及警卫部队,并俘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第3兵团司令官张淦。

与此同时,由化县、漳江地区出击之第4兵团主力在追歼白崇禧第3兵团第48军一部后,进抵博白附近。在解放军围攻博白县城时,张淦曾令第7、第48、第126军火速增援,解博白之围。12月1日凌晨,上述3个军到达博白附近,得悉其兵团部已被消灭,顿时惊恐万状,不知所措。解放军第43军和第14军、第15军趁此时机紧密协同,发起猛烈合击。至下午3时,白崇禧第3兵团除第126军一部向西逃跑外,其余大部被歼于博白、陆川间。此战,解放军将国民党军白崇禧部第3兵团大部歼灭。

IMG_256

三、海南岛战役

海南岛又称琼崖,为中国第二大岛,面积3.4万多平方千米,北隔琼州海峡,宽11~27海里,与雷州半岛相望。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在中共琼崖组织领导下,坚持斗争23年,建立了以五指山为中心的根据地,至1949年底,部队发展到2.5万人。岛上国民党军为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所部:有陆军5个军计19个师;海军1个舰队、1个陆战团,舰艇50余艘;空军4个大队,飞机约45架;总兵力10万余人。组成“立体防御”,企图凭险固守,把海南岛当作反攻大陆的基地。

第四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慎重从事,充分准备,争取于1950年春夏解决海南岛问题的指示,以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赖传珠指挥第40、第43军及炮兵、工兵各一部共10万余人,组成渡海作战兵团,于1949年12月底进驻雷州半岛及沿海地区。在当地人民政府协助下,征集大小帆船2000余只,动员参战船工4000多人;开展海上练兵,培训了6000多名水手;琼崖纵队在岛上以反“清剿”牵制国民党军兵力,做接应准备。1950年2月1~2日,第15兵团在广州召开作战会议,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剑英到会作了重要指示。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确定采取“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即首先以小部队分批偷渡,加强岛上力量,为大规模强渡作有力策应;尔后以主力在琼崖纵队及先登陆的部队接应下强行登陆,力求全歼国民党守军。

3月5日,渡海作战兵团乘守岛国民党军“清剿”琼崖纵队,东西两翼守备力量薄弱之机,由第40、第43军各组织1个加强营,利用北风、夜暗,分别向琼西北白马井和琼东北赤水港偷渡。第40军第118师1个加强营共800人,分乘13只帆船于5日19时从雷州半岛西南端灯楼角起渡,航程近100海里,在气象条件不利,国民党军空中、海上、陆地火力猛烈拦阻下英勇战斗,于6日14时在白马井南侧超头圩登陆成功,与琼崖纵队第1总队第9团会师。第43军第128师1个加强营共1000余人,分乘21只木帆船于10日13时从湛江东南侧硇洲岛起渡,航程约110海里,与狂风恶浪搏斗20个小时,11日9时在琼崖纵队独立团接应下,于赤水港至铜鼓岭一带登陆成功。随后,渡海作战兵团令第40、第43军各组织1个加强团,向琼北正面实施第二批偷渡。第40军加强团由第118师1个团又1个营组成,近3000人,分乘81只木帆船于26日19时从灯楼角起渡,航程22海里,因中途风停并受浓雾潮汐影响,未能按预定时间、地点登陆,至27日8时,才在琼崖纵队第1总队和当地群众接应下,于玉包港两侧约20千米的地段登陆。第43军加强团由第127师1个团又1个营组成,共3700余人,分乘88只木帆船,于31日22时从雷州半岛东南侧博赊港起渡,航程22海里,冲破国民党军的海上封锁,4月1日5时在北创港登陆成功,与琼崖纵队第1总队第11团和独立团会师。两批偷渡部队登陆成功,为渡海作战兵团主力渡海登陆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4月10日,第15兵团决定以主力组成两个梯队,向琼北正面实施强渡登陆。第一梯队由第40军6个团和第43军2个团组成西、东两路军,分乘350只帆船,于16日19时30分从雷州半岛南端各港湾同时起渡,并肩在琼北正面强渡琼州海峡;第二梯队由第43军5个团组成,在第一梯队后跟进。琼崖纵队第1总队、第40军已偷渡登陆的部队进至临高以北接应西路军登陆;琼崖纵队第3总队、第43军已偷渡登陆的部队进至澄迈县福山地区接应东路军登陆。渡海作战兵团主力在强渡海峡途中,担负护航任务的第40军火力船队指挥船发现国民党海军第3舰队旗舰“太平”号尾击而来,便迅速迂回其右侧,利用其火力死角,以临时安装在木帆船上的火炮猛烈射击,该舰被击致重伤南逃;其他火力船也同时与国民党海军多艘军舰展开激烈战斗,又击伤2艘,掩护主力顺利航渡。17日3时,渡海作战兵团的突击部队在琼崖纵队和先遣登陆部队的接应下,于临高角东西两侧突破国民党军防线,占领滩头阵地,掩护后续部队向纵深发展。19日夺占临高、福山、美台、加来等要点。

20日,薛岳急调第62、第32军共6个师在美亭地区向登陆部队反扑。为围歼国民党军主力于美亭和黄竹地区,给后续部队登陆和攻占海口市创造条件,第15兵团令第43军已上岛的第127、第128师主力在澄迈地区抗击,吸引国民党军增援;令第40军7个团由美台、加来地区折向澄迈疾进,对进攻第43军第128师的国民党军第62、第32军和暂编第13师、教导师实施包围。渡海登陆部队在琼崖纵队第3总队配合下,形成对国民党军的内外夹击,经激战,全歼其第32军第252师,重创第62、第32军和暂编第13师及教导师。薛岳见大势已去,急令余部向南撤退,他本人乘飞机逃往台湾。23日,海口市解放。24日凌晨,渡海作战兵团第二梯队第43军5个团在天尾港登陆,会同先上岛的部队分三路追击南逃的国民党军。东路第40军第119、第120师和第43军第128师及琼崖纵队第3总队、独立团等自海口、文昌经嘉积、万宁、陵水向南追击,于30日占领榆林、三亚;中路第43军第127、第129师自澄迈经那大向北黎、八所进击;西路第40军第118师分水、陆两路,配合第43军主力追击向西逃跑的国民党军,于4月30日~5月1日与第43军主力和琼崖纵队第1总队一起占领重要港口北黎、八所,歼国民党军第4军第286师和第90师1个团,国民党军余部从榆林港登船撤逃。至此,海南岛全境解放。

是役历时58天,人民解放军伤亡4500余人,歼灭国民党军3.3万余人,创造了以木帆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进行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摧毁国民党陆海空军“立体防御”体系的战例,为解放其他岛屿的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

策 划:

莫连光

陈国民

雷四平

于应华

资料整理:梁 钢

图片来源:网 络

审 核:莫连光

图书馆党总支 宣

二O二一年月二十一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