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级战斗英雄解秀梅
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就是以她为原型塑造的。
解秀梅于1932年出生在河北省高阳县于提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家乡解放后,解秀梅积极参加本村的业余剧团。在演出、读报中,女英雄刘胡兰的故事深深地感染了她。她决心像刘胡兰那样报效祖国。1950年2月,她光荣地成为人民军队的一员。
没过多久,解秀梅所在的部队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连续18天艰苦行军,背着和男同志一样重的东西跋山涉水,不仅没有掉队,还始终把身体弱的战友王喜斌的挎包和三四公斤重的米袋子放在自己的肩上。解秀梅边走边给战友们鼓劲。她因此被评为文工队的行军模范。
1951年11月下旬,上级派她和文工队的几位同志代表师首长到前线慰问和护理伤员。在手术所的日日夜夜里,她把身心全部倾注在对伤员的护理上。
每当伤员抬进所里,她就急忙把伤员的鞋子、袜子脱下来,然后,用双手紧捂着伤员冰冷的脚,或把伤员的脚放在自己的袖筒里取暖。有的伤员的脚冻得像冰溜子,袖筒里暖不过来,她就干脆把伤员的双脚放在自己的怀里。"情到最真已无言",解秀梅的举动使在场的伤员们既惊讶又感动,纷纷和她握手,表达杀敌决心。
解秀梅还和文工队的战友把英雄们不畏强敌、英勇作战、忠于祖国的事迹编成故事、快板和唱词,为大家表演、唱歌,鼓舞了大家的战斗意志。
11月30日下午1时许,解秀梅刚从山上打柴回来,忽然来了9架敌机,疯狂地向手术所所在的村庄进行轰炸和扫射。当时其他伤员都转移了,唯剩下一个身负重伤的605团排长李永华还没有来得及转移。这时,手术所的房子全被大火包围了,敌机仍在接二连三地低空俯冲。解秀梅毫不犹豫地冲了进去,很快把李永华背了出来。
刚出门外三四步,"嘭、嘭",两个汽油弹落在手术所的房顶上。顿时房子被冲天大火吞没。火星溅了他们一身。解秀梅急忙扑灭了李永华身上的火焰,背起他就跑。这时,敌机更加疯狂起来。成串的炸弹惊天动地般落在他们的身前和身后。李永华急促地催她:"快放下我,赶紧隐藏,别为了我让你也负伤。"解秀梅说:"我的任务就是保护你。"
突然,一颗炸弹从头顶上扔了下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解秀梅在放下李永华的同时,一骨碌又转身扑在他的身上。炸弹在他们身边爆炸了。弹片、石头、沙土满天飞扬。解秀梅的棉袄被弹片打破多处,石头把她身上崩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胳膊也被打得鲜血直流。她爬起来,一看李永华一点儿也没伤着,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解秀梅立即背起他继续往山上跑,终于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解秀梅这个动人的故事很快传遍了前线的每个角落。指战员们无不敬佩她的献身精神。战后,解秀梅荣立一等功,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2年5月23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后面的大草坪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文艺工作者归国观光团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那天,毛泽东的脸色一直很凝重,看到这些年轻人,他怎么能不想起永远回不来的爱子。
接见时,作为志愿军归国代表之一,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一荣立一等功的女战士解秀梅荣幸地向主席献花。这位女文工团员给毛泽东献上鲜花、握手后,突然扑到毛泽东怀里,紧紧拥抱着,情不自禁地失声痛哭,泪流满面。

解秀梅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1952年1月,解秀梅被光荣地选为志愿军归国代表,回到了祖国。5月23日,毛主席在北京怀仁堂亲切接见了志愿军归国代表团。解秀梅荣幸地代表全体志愿军战士向毛主席献花,并请毛主席为她签了名。10月25日,金日成元帅在平壤接见了解秀梅。回到家乡后,她被誉为"人民功臣"。

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烈士
1925年,孙占元出生于河南林县临淇镇三弓水村。幼年时家境贫寒,父母双亡。
1946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历任班长、排长。
他关心爱护战士,行军中经常帮助别人扛枪、背米袋,宿营时及时为战友们补衣服、钉鞋带,还常常用自己不多的津贴为战士们购买日用品或救济有困难的家庭,深受同志们的喜爱和尊敬。
1952年10月14日,在上甘岭战役反击597.9高地2号阵地的战斗中,孙占元率全排担任突击作战任务。1952年10月14日17时30分,孙占元带领突击排顺着编为6号、5号、4号的阵地进入主峰--2号阵地的坑道内,隐蔽待击。19时,他跃出坑道,率部发起猛烈冲击,但被敌军4个火力点拦阻,伏卧在地。孙占元当即用机枪掩护,令战士李忠先前往炸掉敌火力点。在全排机枪掩护下,李忠先飞快地靠近敌地堡,将爆破筒塞进去。孙占元带领突击排迎着震天动地的爆炸声迅猛向前,又连续爆破几个敌火力点,很快控制了局面。
此后,敌军向孙占元率领的突击排连续发动疯狂地反击,孙占元沉着指挥,全排同仇敌忾,以坑道为依托,以烟尘作掩护,把冲上来的敌军一次又一次打回去。战斗中,孙占元腿部负伤,为了不影响士气,他一声不吭,先是命易才学带两名战士去炸敌地堡,自己用机枪掩护,又令方振文等战士准备打反击。易才学发现排长声音颤抖,脸色不对,仔细一看,发现排长的腿被打断了,右膝盖骨露出骨碴,只有一层皮连着,身边的泥土被鲜血染红。"排长,你得马上下去,这里有我们,你就放心好了",易才学说着就要抬排长下去。孙占元虽身负重伤,但神志清醒,他视阵地重于生命,坚定地说:"我是排长,任务没有完成,坚决不下火线。"
山下,敌军又开始反击了。孙占元当即命易才学去爆破敌军最后一个火力发射点,自己则强忍剧痛,满是虚汗的脸贴在机枪托上,朝敌军猛烈开火,实施掩护。易才学乘机跳上石崖,几个箭步绕到敌军火力点的侧后,迅速将手雷投了进去,随即翻身跃起,把机枪往沙袋上一放,对着残存的敌军猛扫,直到全部消灭。尔后,易才学提着机枪,转身跳下地堡朝孙占元的位置跑去。他大声呼喊着排长的名字,却听不到回声,借着战场的火光,他看见排长血迹斑斑的身躯,身下还压一个敌人,前后左右倒下7具敌军的尸体,原来两腿被炸断的孙占元在弹药用尽后,爬到敌军尸体堆里,解下手榴弹投向敌群。当敌人扑到身边时,他毅然滚入敌群,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为排长报仇!"易才学高呼着,端起枪与战友们一起向2号阵地发起冲击,全歼残敌,收复阵地,胜利完成反击任务。
1952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1953年4月8日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策 划:
莫连光
陈国民
雷四平
于应华
资料整理:梁 钢
图片来源:网 络
审 核:莫连光
图书馆党总支 宣
二O二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